11月14日,“打造城市品牌 創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級市”學術論壇暨衡陽市第23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頒證會舉行。
大會為論文特等獎頒獎。
大會為論文一等獎頒獎。
紅網時刻衡陽11月14日訊(記者 譚倩 通訊員 丁茵)11月14日,“打造城市品牌 創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級市”學術論壇暨衡陽市第23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頒證會在市老干活動中心舉行,會議圍繞“打造城市品牌,創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級市”主題組織專家研討,并對388篇優秀論文進行表彰,以激勵優秀創新人才,促進科技創新發展。
會上宣讀了《衡陽市第23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表彰決定》。本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共評選出優秀論文388篇,內容涵蓋醫藥、數理、材料、環境、土木、農林、信息技術等10多個學科領域。其中,《基于兩勢方法系統研究基態和同質異能態閉殼核的禁戒a衰變》等20篇論文獲特等獎、《基于RELAP5和FLUENT的多尺度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等159篇論文獲一等獎。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品牌專家劉彥平以《中國城市品牌發展及衡陽城市品牌建設展望》為題,闡述了中國城市品牌發展及衡陽城市品牌建設展望;北京現代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長居易以《生活的城市最美麗》為題,向大家展示了美麗城市的模樣;湖南省郵電規劃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李毅以《5G改變生活》為題,深入剖析了5G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傅愛軍表示,每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即是一次科學思想互相交匯、融合、互動。他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踏著新時代的腳印,整裝再出發,保持學術共同體風清氣正,維護科技創新成果的公信度,為創造自然科學的美好未來“擼起袖子加油干”。
衡陽市副市長龔學余希望,衡陽各級科協組織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圍繞科技強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宏偉目標,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助力衡陽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潛心科學研究,推進學術創新,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衡陽市領導黃保錦出席大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