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
-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始建于1963年;
- 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較早批準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7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被授予“采礦工程”碩士點,現為“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 中鋼礦院設有院士工作站、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5個國家工程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期刊《金屬礦山》(中文核心)和《現代礦業》;
- 中鋼礦院具備市政公用、建材礦山設計、環境影響評價等10多項乙級資質,一級爆破資質和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安全評價、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程咨詢等6項甲級資質;
- 招生專業:采礦工程(081901)、礦物加工工程(081902)、安全技術及工程(081903);
- 研究方向為:采礦工程、礦山爆破工程、礦山巖土工程、礦井通風與安全、礦物材料科學等。
2.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以下簡稱“合肥研究院”) 坐落在合肥市西郊風景秀麗的蜀山湖畔科學島上, 面積約 2.65平方公里;
- 合肥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3年5月,由科學島上原有的4個研究所 (安徽光機所、等離子體所、固體物理所、合肥智能機械所)與原合肥分院合并組成,成立后又陸續建立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醫學物理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應用技術研究所6個非法人研究單位,與地方政府共建了安徽工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皖江新興產業發展中心、淮南新能源中心、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合肥離子醫學中心, 與安徽省科協共建并負責管理合肥現代科技館。
①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簡稱“等離子體所”,英文縮寫為ASIPP),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科學島,成立于1978年9月,其前身為“合肥受控熱核反應研究實驗站”。主要從事高溫等離子體物理、磁約束核聚變工程技術及相關高技術研究和開發,以探索、開發、解決人類無限而清潔的新能源為最終目的。
- 等離子體所現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4個博士點包括等離子體物理和核能科學與工程2個特色專業,11個碩士點包括等離子體物理、核能科學與工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低溫與制冷工程、核技術及應用5個特色專業。已培養研究生逾千人,目前在學研究生350人。
②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安徽光機所)成立于1970年12月。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蜀山湖畔風景秀麗的科學島上,占地面積約600余畝;
- 作為中國科學院基地型研究所,安徽光機所擁有大氣光學、環境光學及環境遙感監測技術、激光技術等有特色、有優勢的學科領域;
- 擁有博士后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碩士學位授予點7個。已為國家培養碩士生940余人、博士生520余人,授予碩士學位622個、博士學位238個。現有在學研究生370余人、在站博士后8人、客座流動人員27人。
③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3月,由國際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庭燧先生創建;
- 2001年固體物理研究所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目前是中國科學院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納米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納米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合肥研究院物質科學計算中心的依托單位,是凝聚態物理專業和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培養基地,擁有物理學博士后流動站。
④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
- 智能所正式成立于1979年10月8日,前身為1962年建立的中國科學院華東自動化元件及儀表研究所(聶榮臻元帥提議所名)。
- 智能所 具有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精密儀器與機械、信息獲取與控制、生物信息學等專業的博士、碩士招生點和學位授予點,現有研究生導師5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7人,全所已陸續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品學兼優的博士、碩士 畢業生800余人,目前在讀的國家統招研究生近300人,他們已成為研究所一支重要的科研生力軍。
⑤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
- 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于2008年4月30日,其前身是“合肥強磁場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為發展我國強磁場科學事業,借建設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大科學工程的機會而設立的研究機構,掛靠在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非法人研究單位;
- 近年來中心在強磁場下關聯電子材料、鐵基超導體、新型拓撲超導體、非常規超導體、低維體系量子效應及輸運研究、生物大分子在疾病中的分子機制、腫瘤發病機理和小分子藥物作用機制等研究領域均取得了可喜進展。
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
- 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是隸屬于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非法人獨立機構,前身系等離子體所離子束生物工程學研究室,現有中國科學院、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國家發酵技術工程中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 主要學科方向是:植物遺傳工程、輻照技術與輻照物理、微生物過程、輻射與環境毒理、材料與環境工程等。
⑦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支持建設的創新型研究所,目標是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基地、核能安全專業高端人才培養中心、核電站及其它核設施安全技術綜合支持平臺及第三方評價機構。
⑧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是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研究院)的非法人科研單元,于2010年5月成立,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學島上,是一個以高端物理技術向醫學應用轉化研究為主的創新科研機構;
- 中心主要定位是:針對我國防控和診治重大疾病及常見多發病的實際需求,面向醫學物理技術前沿,以精確放療、質譜檢測、核磁成像、等離子體醫療、激光醫療、運動健康等先進醫學物理技術研究為先導,探索醫學物理新方法和新技術的診療機理,發展相關新型醫療技術,運用新技術提高臨床診療技術水平,培養專業人才。
⑨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先進制造所)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研究院)下屬的研究單位之一,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常州科教城,學科方向為機器人與智能裝備;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機器人技術(仿生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車輛技術(車載傳感器、車輛自動駕駛、汽車電子等);智能裝備技術(創新設計、精密制造、智能材料、系統集成等)。
⑩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為“應用技術所”)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為“合肥研究院”)在中科院新時期確定的“三個面向”,并開始實施“率先行動計劃”背景下,為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促進合肥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通過整合合肥研究院下設九大科研單元中現有優勢產業方向,并結合安徽循環經濟技術工程院技術轉移創新服務平臺組建而成的創新研究單元。
- 研究所主要定位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導向,以技術原始創新、集成創新為為基點,以專業特色學科為依托,以研發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新型產業技術為目標,吸引并凝聚國內外優秀人才,構筑高水平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探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研體制和機制,建設成為一流的應用技術創新平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