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女生研究方向太冷門花了2年造儀器#沖上熱搜。
這名80后女生來自重慶,名叫勾茜
2015年回國,成為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當時最年輕的博導之一
八年來,勾茜由零開始建起研究組
搭建出國內首臺微波光譜儀
從去年開始,她又努力在網上科普
讓很多人認識了“星際化學”
一張娃娃臉的她,已經帶出10多位碩博士
學生論文經常都要幫改二三十遍
答辯通過了比學生還高興
“只要有多一些人對星際化學感興趣,我就開心”
網友們紛紛評論:“我以為是個年輕的博士,沒想到是個年輕的博導”
同樣是來自重慶大學的男博士韓亮也是如此
他就讀于土木工程學院
主要著手的研究項目是“建筑工程場地的相似性研究”
長期在土木工程學科的深造,并沒有局限韓亮的思維模式
相反,韓亮展現出了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思維
從而融會貫通鑄就今日之成就
韓亮曾在本科期間修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經濟學中的量化思維對于他博士期間所開展的研究
和未來發展方向的選擇有很大的幫助
2018年韓亮在新加坡國際會議獲最佳學生論文獎
對于大多數科研人員來說,選擇成為某個領域世界范圍內的“冷門人”
是需要勇氣與動力的
而很多時候,二者得其一也絕非易事
當前,在團隊的智慧和力量的支持下
這個項目已經取得了有益進展
項目成果曾被學術翹楚引用在了文章中
韓亮表示
“只要方向是正確的,是對社會發展有益的
就一定能做出實現人生價值的成果”
對自己與選擇的信心
讓他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冷門人”
2019年韓亮在中國臺北會議作報告
他專注科研前沿,一葦以航
面對未來的規劃
韓亮說
“不管你是三十歲還是五六十歲,我希望自己所面對的溝通對象
永遠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所以我今后想成為一名老師”
韓亮表示
他希望在一個豐富多元的環境中,保持熱氣騰騰的狀態
永遠與年輕的靈魂對話,是自己心之所求的遠方
來源:重慶共青團
(第1眼-重慶廣電編輯 張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