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
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舉行
會議提出
要發展更加優質更加均衡教育
深化高校布局、學科學院、專業設置優化調整
加強“雙一流”大學建設
扎實做好“雙減”工作
建設教育強省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
關于“加強‘雙一流’大學建設”
“建設教育強省”的會議精神
力爭更多高校進入
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平臺開設
“落實黨代會 爭創‘雙一流’”
專題欄目
全面聚焦高校“雙一流”創建第二梯隊
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平臺將依次聚焦
7所高校的11個“雙一流”創建學科
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
河南農業大學作物學、獸醫學
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
河南師范大學化學、物理學
河南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工程
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
河南理工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
第七篇
我們一起走進
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科
物理學科自身優勢、建設措施是什么?
目前有哪些建設成果?
將來會瞄準何種領域、擔負何種任務?
…………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
Q1.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科自身優勢、建設措施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建設成果?
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學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可追溯于1923年中州大學數理系,1978年理論物理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1年獲批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學科是河南省最早實現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家優秀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重大儀器專項突破的學科。2016年全球物理學領域自然指數排名,居全國高校第38位、地方師范大學第1位、河南高校第1位;物理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為B,排名位居國內地方師范大學第2位,河南省高校第1名。“前沿物理與清潔能源材料”學科群于2015和2020年先后入選河南省特色優勢學科(群)A類和特色骨干學科(群)建設A類,在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期滿評價中位居特色類學科第1名、全省所有35個優勢特色學科第3名。學科群中的材料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目前為5.24‰)。
學科擁有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動力電源及關鍵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紅外材料光譜測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光電傳感集成應用重點實驗室、光電子技術及先進制造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國家和省級教學和科研平臺7個。物理學專業是國家首批特色專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通過教育部首批師范專業二級認證。
學科堅持以先進的物理基礎研究引領學科高質量發展的建設理念,采取構建以方向團隊為抓手的學科運行管理機制,實行以目標任務為牽引的學科資源配置機制,完善以績效貢獻為導向的學科考核激勵機制,實施以青年教師為核心的學科能力提升計劃等具體措施,既注重前沿物理基礎理論創新,又關注國家及區域發展重大需求,若干研究成果居國內領先水平,并已形成學科三大優勢:
(一)服務重大科學工程。粒子物理團隊致力于標準模型精確檢驗、新物理尋找等重大科學問題研究,作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S-III)和“超級 B 工廠”(Belle-II)國際合作組成員,承擔數據分析任務,在國際上首次發現Zc(4020)新粒子,開辟了中性類粲偶素結構研究新領域;在新物理方面的研究為大型強子對撞機和錦屏地下暗物質探測實驗提供理論支撐,得到暗物質性質最強限制,實現暗物質探測新突破;在重味物理方面的理論研究與 Belle-II 實驗密切關聯。近五年,團隊成果被《Particle Data Book》采用 12 次,被國際大科學實驗合作組引用 50 多次。
(二)服務國防、航空和航天。光譜測量團隊主持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低溫光譜發射率測量實驗裝置”,解決了發射率測量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建立了完備的高精度光譜發射率測量體系,實現國內高溫最高(3000K)、低溫最低(213K),為軍事隱身、航空航天等提供了核心數據和模型。研究成果為我國航天工業和基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推動了光譜發射率測量技術的標準化進程。研究成果在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作為科技類唯一新聞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
(三)服務新能源行業方面。學科與河南電池研究院等10余家企業合作。與新鄉市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高安全隔膜材料,已形成年產2億平方米的生產能力,產品質量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與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形成年產2GWh的生產能力,產品供應東風、中鐵、中隧等國內知名企業。研發出第二代動力鋰離子電池體系,獲國家 863 計劃等項目支持;為新鄉獲得“中國電池工業之都”美譽做出貢獻。
學科站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高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平臺先進、人才培養體系完備的優勢,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學歷史上培養出張統一中科院院士,張新民、劉玉鑫、劉峰奇、楊金民、楊亞東、李海波等一批具有重要影響或取得卓越成就的國家級人才,還培養了一批中學教學名師、名校長。
Q2.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科將來會瞄準何種領域、擔負何種任務?對國家、區域、河南或者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哪些重大意義和作用?
學科緊緊圍繞國家和河南省的戰略需求,瞄準物理前沿,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凝練目標、強化優勢、努力聚焦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光學和凝聚態物理研究領域中前沿基礎物理問題;集中資源開展紅外光譜測量、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等方向的應用基礎研究,深化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實現學科發展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相互匹配、相互促進,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河南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做出重要貢獻。
(一)高能物理領域。學科將努力發展新的粒子物理理論和研究方法。從新物理現象學、重味物理現象學和高能粒子物理實驗研究等研究方向入手,以國際大科學工程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的北京譜儀實驗等為依托,從理論方面探索暗物質和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以及超物理的信號模擬,提出蹺蹺板機制擴充的次最小超對稱標準模型;從實驗方面探索粲偶素、粲介子和B介子相關的可能的新現象或者新的衰變模式,更好地服務于北京譜儀等國家大科學工程。
(二)光學領域。學科將聚焦高精度發射率測量技術,研發低、中、高、超高溫發射率智能化測量系統,完善測量系統的溫度范圍和光譜范圍,推動發射率國家測量標準的建立;研究多種材料的光譜發射率變化規律,建立相應的發射率數據庫,為新型特種材料的結晶成形、熱力學過程、高溫光學性能等提供關鍵數據和測量系統;研究高精度智能化在線輻射測溫技術,著力解決金屬冶煉產業中溫度準確測量與控制的“卡脖子”問題;成立紅外光電測試技術創新聯盟,實現紅外測溫關鍵技術產業化,服務先進金屬冶煉、半導體研發等產業。
(三)凝聚態物理領域。學科將集中開展半導體物理和器件方面的研究,理解低維半導體材料和光電器件的物理機理,調控電子結構和光電性質,設計新型低維半導體材料,優化光電器件制備工藝,探索其在場效應晶體管、光探測器、傳感器等器件中的應用,服務河南省光電信息存儲產業對高性能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的需求。與相關企業合作,以提升動力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為首要目標,推動第二代動力鋰離子電池體系產業化應用,服務河南對新能源行業的需求。
Q3.河南師范大學如何集中人才和資源優勢,共同建設該學科?
為加速推動“雙一流”學科建設,我校修章訂制、放權賦能、加大投入,全力推進,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修章訂制,招賢納才,加速人才引育,集聚人才創高地。聚焦“雙一流”建設,落實人才強校主戰略、開啟人才強校新征程,重點、優先引育創建學科緊缺急需的高端人才,加速人才隊伍高峰建設。今年6月,學校印發《河南師范大學高端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辦法》、《河南師范大學高端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細則》、《河南師范大學“平原學者”崗位設置及管理辦法》,以更好的引進環境、更快的引進速度、更優的隊伍結構、更實的保障機制、更顯的集聚效應,加速打造中原人才高地,為“雙一流”學科創建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非均發展,放權賦能,打造學科特區,匯聚資源創一流。實行非均衡發展策略,將創建學科設為“學科特區”,予以特殊支持。一是擴大創建學科人才引進自主權,建立以學科學院為主體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快速反應、決策機制,暢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二是擴大創建學科職稱評審自主權,逐步增加創建學科高級職稱評審指標。三是逐步增加創建學科博士碩士招生指標,力爭做到按需分配。四是擴大創建學科研究生導師遴選自主權,逐步增加創建學科導師指標。五是在法律、政策許可范圍內,擴大創建學科經費使用自主權。六是在平臺建設、成果申報、評優評先、國際交流等方面給予創建學科優先支持、優先推薦、優先滿足。
(三)加大投入,激發活力,催生高端成果,服務河南擔重任。針對創建學科國家級獎項獲取、國家級平臺實驗室申報、國際影響力提升等方面制定專門政策,加大支持和獎勵力度,充分調動創建學科團隊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催生更多高水平、標志性成果產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實現“兩個確保”貢獻師大力量。
下一步,學校將繼續秉持“立足師大、跳出師大來辦師大,揚長補短謀發展”原則,緊抓“雙一流”創建的戰略機遇,朝著“世界知名、全國著名、區域引領、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邁進,在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征程上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Q4.談一談對未來的學科建設的規劃以及思考。
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科帶頭人 劉玉芳
學科將站位河南省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的高度,以加快推動物理學“雙一流”建設和創建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力爭“十四五”時期,學科的核心競爭力、國際影響力、人才培養、服務國家、河南省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得到顯著增強,為此采取四個主要措施高質量完成學科“雙一流”建設目標。
(一)優化學科研究方向,推進學科交叉融合。聚焦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光學、凝聚態物理研究領域中前沿基礎物理問題。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聚焦開展紅外光譜測量、量子調控,半導體物理與器件方向的應用基礎研究,積極推進紅外光譜測量協同創新中心和紅外光電測試技術創新聯盟建設,服務河南省裝備制造、新能源材料和智能傳感等產業發展。
(二)匯聚高端創新人才,引領一流學科發展。加強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加快實施青年才俊發展計劃,做強做大博士后人才蓄水池。組建以領軍人才為核心的科研創新大團隊,以團隊為單元進行評價考核與資源配置,以重大科研任務和區域產業發展實際問題為牽引。力爭“十四五”時期,學科引育領軍人才3-5人,建設科研創新團隊5-7個,引領一流學科發展。
(三)優化整合科研資源,打造高端創新平臺。優化整合現有資源,重點建設高能物理和核物理研究中心、紅外光譜測量與應用中心、量子調控實驗中心、半導體物理與器件中心等高端實驗平臺,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和水平,培育建設河南省光譜測量與光電器件實驗室,力爭實現國家級平臺突破。
(四)培育實施一流項目,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突出優勢特色,培育實施一流課題10個左右,力爭產出一批可以領跑或并跑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著力攻關解決紅外光譜測量、半導體物理等領域在先進金屬冶煉和智能傳感等產業中的“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
學科帶頭人簡介:
劉玉芳,河南師范大學副校長,二級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會評專家,科技部重大專項會評專家,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重點項目的主持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機電技術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物理學會原子與分子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常務理事),河南省紅外材料光譜測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
第八篇將為大家帶來
“落實黨代會 爭創‘雙一流’”系列報道之
河南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
敬請關注
往期鏈接:
河南高校爭創“雙一流”!首篇看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
河南高校爭創“雙一流”!今天聚焦河南農業大學作物學
河南高校爭創“雙一流”!第三篇聚焦河南農業大學獸醫學
河南高校爭創“雙一流”!第四篇聚焦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
河南高校爭創“雙一流”!第五篇聚焦河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
河南高校爭創“雙一流”!第六篇聚焦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學科
統籌 | 朱榮玉
審核 | 楊曉謎、黃發強
責編 | 趙浩男、賈元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