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圖/主辦方供圖
5月12日是國際護理節,由廣東省科協、省科技廳指導,廣東省護理學會主辦的“2023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第六屆粵港澳 國際專科護理論壇”于當日在廣東科學館舉行,同時舉辦2023年“5.12國際護士節大會”,以慶祝自己的節日。
儀式現場
研究院:
開展護理領域技術政策標準等方面研究與應用
論壇上舉行了廣東省嶺南南丁格爾護理研究院揭牌儀式。據記者了解,該研究院經省科協批準成立,是我國首家以南丁格爾命名的護理研究院,旨在開展護理領域技術、政策、標準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開展護理領域學術交流合作,提供護理領域業務咨詢、人才培養等服務,開展護理科技項目論證成果鑒定,組織護理科普宣傳。
大會頒發了"創青春"首屆全國衛生健康行業青年創新大賽臨床護理賽道"銀獎"證書。據了解,在這項全國性大賽中,廣東成績良好。廣東省結核病控制中心的《智慧結控——基于開放式生態的重大傳染病數字健康管理平臺》(數字醫療賽道)、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醫院疫情防控人員管理大數據平臺》(疾病防控與衛生管理賽道)分別獲得組委會大獎。中山市人民醫院《磁控可分離防拔管接頭》(臨床護理賽道)等4個項目獲得銀獎。廣東省人民醫院《靜脈輸液護理用具創新項目》(臨床護理賽道)等11個項目獲得銅獎。
大會還宣布了廣東省護理行業臨床急救職業技能競賽結果并進行了頒獎。2023年3月,廣東省護理行業臨床急救職業技能競賽在全省范圍內層級舉行,在全省護理行業隊伍中掀起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的熱潮。經過層層選拔推薦,決出特等獎2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省衛健委優勝獎21名、省護理學會優勝獎35名。
澳門專家:
社會對專科護理需求越來越大
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長、教授車錫英在《大灣區專科護理的協同發展》學術報告中提出,在大灣區專科護士的教育和培訓方面,各組織都有提供內容、師資、臨床實習的機會。但是,如何能做到在粵港澳三地都可以接受的相互支持以及在專科護士考試及認證的程序上,各有差異。在地緣緊貼的情況下,有空間探討實現資格互認,在大灣區如何能夠利用高級護理實踐,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提高臨床醫護成果,培養出更多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以應對日益增加的醫療服務需求,及加強有效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護理質量等等,有待從政策、管理層面上給以支持。
澳門護士學會教授謝少英在論壇上作《淺析澳門專科護士未來發展路向》的學術報告中提到,專科護士是在特殊或專門的護理領域中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家型臨床護士,并能利用自己在某一領域的知識、專長和技術為患者和社會人群提供護理服務,澳門目前有三所學院提供護理進階教育:理工大學護理書院、鏡湖護理學院提供專科護理課程及碩士課程,科技大學只提供碩士課程。
她表示,隨著澳門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對專科護理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專科護士的發展是提升護士專業能力、擴展護士角色的具體表現,也為新入職護士提供了未來發展的路向。如果要長遠解決人資問題,可組建大灣區護理資格和專科護理認可聯盟,評定不同大學院校的課程資格,建立大灣區內護理執照認可和補充制度,促進在大灣區內執業和專業資格互認互補、完善法規、優化職稱。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Phillip.Della教授作了題為《展望愿景——護理研究與高級護理實踐的未來》學術報告。報告中提出,世界各地的護士都有同樣的目標,他們努力為患者提供最高質量的護理,并尋求護理在某一群體實現積極健康,結果方面的重要性、價值和重要貢獻的認可,有必要對高級護理角色進行投資,以提高衛生保健系統的有效性和效率。(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何昱
校對 | 桂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