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因教育改革著稱的南方科技大學,正在成為深圳新的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新年伊始,南科大在其新年科研工作會議上一口氣揭牌了5個校級實體科研機構,其中4個為院士領銜,將力爭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
當天揭牌的這5個科研機構,分別為南方科技大學先進光源科學中心、創新材料研究院、前沿生物技術研究院、創新智造研究院、深圳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學明、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朱健康、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章亮熾、南科大國際合作部部長鄭春苗分別為5個機構的負責人。
其中,“先進光源科學中心”以深圳中能高重頻自由電子激光建設為契機,聚集頂尖學者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支撐,利用建成后的光源開展高水平的科研和研發,推動南科大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積極參與先進光源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以此為基礎在南科大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先進光子科學中心,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創新材料研究院”聚焦可持續材料的前沿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開展新型仿生結構工程材料、仿生醫用健康材料、生物質環保材料、新型能源轉換材料、可持續電子信息材料以及面向極端環境特種材料等方面的創新研究。
“創新智造研究院”將以理學為創新源泉,以工學為創新骨干,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目標,為突破性創新提供動力。研究院將打破單一領域界限,結合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及全國制造業的創新發展,致力于培養具有突破性創新思維的人才。
“前沿生物技術研究院”將探索生命科學奧秘,建設世界一流的基礎研究機構。同時以基因編輯技術為抓手,創新原始理論、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創新產業化應用,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深圳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是由南方科技大學與深圳市科創委共建的實體科研機構,聚焦可持續環境、可持續健康和可持續城市相關主題,為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并負責主辦國際英文期刊《Sustainable Horizons》。
5大科研機構的共同任務是,進一步充分發揮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重大科研平臺的基礎科學研究作用,以解決重大科技問題為導向,搶抓全球科技發展先機,在基礎前沿領域奮勇爭先,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
一流的大學應該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南科大校長、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一直這樣認為。近年來,南科大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目標,發揮新型研究型大學在自主創新中的源頭作用,為科技創新營造“源頭活水”。這一系列科研機構正是南科大優化配置資源、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石。
(薛其坤)
小政了解到,此前,南科大已設立多個面向基礎創新的科研機構:
在南科大十周年校慶期間,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在南科大揭牌,這是首批十三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也是深圳市第一個國家級數學中心。
杰曼諾夫數學中心。深圳市政府出資、南科大牽頭建設的深圳市諾獎科研實驗室,旨在提升和引領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及中國南方在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杰曼諾夫數學中心主任為菲爾茲獎獲得者、知名數學家埃菲·杰曼諾夫,他在去年剛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市重點支持的國際化研究機構,旨在發展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及相應國際影響力的基礎科學研究中心。研究院將圍繞均相催化研究領域,聚焦源頭創新的科研工作,力爭成果產業化,以推動深圳相關產業的升級發展。去年底剛剛去世的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格拉布斯教授生前是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榮譽院長,該研究院也是深圳首個掛牌的以諾獎得主命名的研究院。
(2016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學與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格拉布斯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揭牌,這是深圳首個以諾貝爾獎得主命名的研究院。)
斯發基斯可信自主系統研究院。由圖靈獎獲得者Joseph Sifakis教授牽頭、整合南方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優勢科研力量組建的可信智能自主系統研究機構。研究領域覆蓋計算智能、可信軟件、自動駕駛、智慧城市和智慧醫療等重點前沿方向。
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為深圳市首批設立的“十大基礎研究機構”之一。力爭解決量子信息領域一大批關鍵科學與工程問題,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大師,期望成為國際一流的量子科學研究機構、量子技術與工程的創新高地。
南方科技大學冷凍電鏡中心。這是南科大牽頭建設的重大基礎科學設施公共平臺,建成后將是我國配套最齊、最先進的冷凍電鏡實驗室之一。2020年,新冠病毒經滅活后的真實形貌在這里首次被科學家捕捉并描繪出來,為新冠病毒的識別、鑒定和臨床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的超微影像基礎。近期,冷凍電鏡中心研究團隊聯合研究成果發布,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兩個關鍵突變株奧密克戎和德爾塔入侵機制。
南方科技大學未來網絡研究院。致力于在新一代網絡體系架構、面向運營商商用級的網絡操作系統、未來網絡核心路由交換設備、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網絡大數據核心處理算法和平臺、天地一體化網絡體系架構、產業互聯網差異化網絡架構及核心設備等網絡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作為建設主體承擔了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大灣區未來網絡試驗與應用環境”大科學裝置的建設。
南方科技大學空天動力研究院。開展航空發動機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航空發動機是國家重大需求,代表著現代裝備制造業的最高技術水平。
如今,南科大的多個重點建設學科基本都建立了“特色基礎學科為龍頭” “市一級科研應用平臺”的新型學科格局,如數學基礎學科 深圳杰曼諾夫數學中心;物理基礎學科 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生物基礎學科 冷凍電鏡中心等,這也使得該校的學科發展更有生命力和競爭力。
小政獲悉,2021年,南科大總科研經費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直接經費方面均實現新的突破,科研成果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2位。深圳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
2021年,學校教師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發表論文25篇。在高溫超導機理研究、化學反應中的量子干涉現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產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
此外,一批頂尖學者和院士加入學校建設事業之中,3名教師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院士總人數達55人,其中全職院士35人。高水平教師隊伍也為學校的科研機構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原標題《一口氣新增5個科研機構!南科大成深圳基礎研究主力隊員》)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