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工業大學舉行了一場精心安排的頒獎禮,在全校1萬余名已修滿五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2020級同學中,表現優異的同學,被授予“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標兵”榮譽稱號。
“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從學校層面就是要創新思政教育教學模式,整體推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深度挖掘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解決好專業課程與思政相互配合的問題。”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望說。
思政與特色專業課融合
楊慧媛是外國語學院的任課教師。從教以來,她一直琢磨如何將思政內容在《商務口譯》教學課堂上“潤物細無聲”,相關教學改革更是直接參與。2020年,楊慧媛在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中獲特等獎。
商務口譯課堂上,在講到環保主題單元時,楊慧媛沒有直接輸出大道理,而是邀請學生玩一個“俄羅斯方塊”的游戲。方塊上標明了一些關于環境保護的專業詞語,例如“二氧化碳”,學生在方塊下降的過程中進行口譯。游戲速度逐漸加快,學生翻譯不過來,則挑戰失敗。這時楊慧媛說道:“在這場游戲當中,我們或許有再來一次的機會,但如果玩這場游戲的是地球,碳元素也就是這些方塊堆積得越來越高,它是沒有機會重新再來的?!蓖瑢W們恍然大悟,明白了楊慧媛的用意。
在外國語學院2002班的學生王俊看來,楊老師把一些晦澀難懂的思想政治理論穿插在專業課堂上,通過音視頻媒體、游戲、動畫展示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出來,讓大道理通俗易懂,“同學們非常喜歡這種上課模式”。
課堂與校外基地互為補充
在高質量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湖南工業大學依托校內外的多個實踐教學基地,讓師生真正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無處不在”。
2017年,湖南工業大學法學院首創“班級法務”這一教學模式,在“法務—班級—學生”網格化教學機制下,法學院選拔出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班級法務,定期深入對接班級進行思想政治理論和法律知識宣講,每月赴對接班級開展兩次案例分析會,每月開展一次熱點事件解讀與宣講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宣講之中,改變機械的師講生聽的傳統教學格局,讓思政理論知識真正在學生圈內傳播開來。
2021年,湖南工業大學材料與先進制造學院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碳中和”黨員教育示范基地正式揭牌。走進北汽新能源寬闊敞亮的展示館,文化墻賞心悅目,既有“一圖讀懂碳達峰和碳中和”,也有國家對節能減排的目標要求,學生們瀏覽著館內宣傳展板、學習國家關于節能減排的相關政策。
拓展紅色思政資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