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況
*****地塊一期二區**標段項目位于**市****路與**路十字西南角,本項目由4棟高層住宅樓、地下車庫及周邊商業裙房組成,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合同工期為450日歷天。
工程難點:
1、場地狹小,加工場地、料場布置困難:基坑采用大開挖,基坑深度7.4m,本標段東側、北側基坑靠近圍墻,西側、南側分別與**建設、**建設相接,主樓周圍一圈是車庫和商業,各單位工程要求同時施工,地下施工階段現場基本無可利用場地。
2、工期緊、組織難度大:高層開工-竣工驗收450天,小高層和車庫開工-竣工驗收330天。在短時間內履約工期要求,就必須將各工序合理的、科學的、準確穿插,組織難度很大。
二、平面布置與節點策劃
1、場地的布置和轉換
(1)為解決可利用場地狹小,且各樓需同時施工的難題。項目部研究策劃決定將車庫依后澆帶劃分的①、②、③三個施工段,分兩次進行施工。
第一次先利用后施工區域②段做為先施工區域①③段的周轉場地,同時積極與建設單位協調,在**標段的施工區域開通基礎階段的施工道路和施工大門,以確保①③段同時施工的目標得以實現。
(2)第二次車庫施工②段,由于借用的**標段場地約定使用時間僅為50天,50天后**標段要開始施工,在這50天里必須完成①、③段車庫主體施工、車庫頂板防水、土方回填及規劃道路等一系列工作的完成,同時將②段鋼筋加工車間分別移至①、③段車庫頂板上,并開通東大門B做為6#、11#樓施工道路。如果上述工作我方不能按時完成,我方6#、11#樓將面臨無施工道路及場地的處境,后續施工將非常被動乃至無法施工。另外,通過協調,借用江都標段道路,開設施工大門C做為5#、10#樓施工道路。
(3)打通現場環形施工道路迫在眉睫:第一次借用**標段的場地做為施工通道約定期限僅為50天,第二次借用**標段施工道路的時間同樣不寬裕,該標段室外工程已開始施工,甲方留給項目部可用時間非常緊張,在這有限的時間內需完成車庫②段主體、防水、回填土、施工道路硬化等工作的壓力可想而知,如果不能按時完成,5#、10#樓又將面臨無施工道路無法施工的處境。
2、關于前期策劃的總結
本項目在前期策劃中,通過劃分先后施工區域,進行施工場地的多次轉換,其根本的指導思路就是為后續施工穿插創造有利條件,例如:開始施工四棟主樓的同時必須要考慮到①③段車庫對主樓后續施工的影響,道路的布置、材料堆場、施工電梯的安裝等因素,這些都是需要通盤考慮和策劃的,如果不能按時完成,整個項目將面臨無施工場地、無施工道路、施工電梯無法安裝等這一系列的困難處境。
為解決這些困難,項目部通過前期策劃,與多家單位的溝通協調,以及積極組織勞動力采取搶工等措施在面臨工期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最終順利完成了場地多次轉換和布置,繼而保證了項目后續施工的順利進行。
3、主導工序的穿插節點情況
“工期緊”基本上是所有房地產項目的共性,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我方合同約定的施工內容?各主導工序的穿插就顯得尤為重要,并且我們與甲方的合同上對此也有明確約定,為順利實施各項工序的穿插,我們對各主導工序穿插節點安排見下表:
(1)各主導工序穿插節點計劃:
各主導工序穿插節點計劃
各主導工序穿插節點計劃
三、主體平面流水施工
1、主體流水段劃分
主體結構是項目施工的關鍵,為確保上述節點計劃的實現,在主體結構施工中我們組織流水施工,本標段四棟主樓,其中10#樓為小高層,短肢剪力墻結構,故采用木模體系進行施工。其余5#、6#、11#樓均采用大鋼模施工。雙單元對稱樓棟采用二分之一大鋼模流水,雙單元非對稱樓棟采用四分之一大鋼模流水,流水段劃分示意如下:
雙單元非對稱樓棟 雙單元對稱樓棟
2、流水模數
項目部按照5.5天每層編制了流水施工節拍,并對勞務班組進行了交底,嚴格控制各個工種作業時間。我們通過流水節奏、工序的配合、勞動力的配備保證了主體的正常進度,為后續其他工序的展開創造了必要條件。
四、 項目立體穿插流水施工的安排
主體流水施工正常以后,依據工序節點計劃,項目的立體穿插安排即將全面展開:
1、施工電梯的提前插入
要提前進行裝飾穿插,勢必要提前考慮材料的垂直運輸。這就要盡早安裝施工電梯。考慮地下室、地庫結構及回填土完成時間,本工程各樓施工電梯在主體結構施工至6層就開始準備安裝,在主體施工至10層確保投入使用。
2、“一次回頭”
施工電梯安裝完成后,項目部立即進行樓內砌體穿插施工。砌體施工作為室內裝飾穿插第一步,其完成速度決定了其余工序穿插早晚的時間。因此,以5#樓為例,在2015年1月10日主體施工至10層左右開始“回頭”填充墻砌筑施工,為后續抹灰、地輻熱、外墻抹灰、外墻涂料施工等裝飾工序穿插創造條件。
3、“二次回頭”
同樣以5#樓為例,當主體結構施工至18層時項目部開始“回頭”外窗、外墻保溫和罩面施工,機電工程開始穿插施工。
需值得注意的是:區別與傳統高層項目,本項目外墻裝飾和主體外架拆除工密切相關,既外架拆除前外墻抹灰、外墻涂料(除面層)、外墻安裝(雨水管、冷凝水管)等施工內容需全部完成。外墻施工順序是自下而上,而傳統高層項目的外墻施工是在整體外架拆除后方用吊籃開始施工施工。
4、內裝飾穿插施工
當主體封頂,樓內砌筑抹灰工作施工至22層外架拆除約3挑架,樓內地輻熱、欄桿、防火門大面積穿插施工。
考慮到避免重復進行樓層臨邊防護和節約成本,通過積極和甲方協調本項目欄桿的安裝在外架拆除第一挑架已開始施工樣板,目前已開始正常施工,每一挑在外架拆除5天內欄桿全部安裝完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們的安全和成本管理。
5、“三次握手”
主體結構封頂后一個月內,屋面結構、機房施工完成,正式電梯進場施工。主體結構封頂后三個月,外墻涂料施工完成,外架、塔吊、施工電梯拆除完成。外立面涂料掛吊籃開始面漆施工。
6、機電先行,小步快跑
對于機電安裝而言,有豎向和橫向兩個關鍵節點。
豎向節點:管道井、機房的砌筑、抹灰完成時間直接影響了機電系統的貫通。
橫向節點:地輻熱的插入時間,決定了機電橫向系統的貫通。
機電安裝一定要提早介入,因為這個階段土建還在主體結構施工中,機電開始插入,不需要追進度,所以只需要投入最少的人先開始就可以了。項目部稱這個過程為“小步快跑”。且這個過程有利于更多問題的提前發現與及時補救。
機電提早的插入,離不開土建的密切配合。各類管井、機房就需要提前施工,本項目各樓棟砌筑、抹灰在施工時即以此思路組織施工。
7、地下車庫管線安裝
地下車庫內的管線作為安裝重點工作,壓力不言而喻。往往在施工地下車庫時沒有重點,沒有計劃,只是隨意安排些許勞動力,零零散散的鋪開去做,真正到最后消防驗收階段,基本都在沒日沒夜的搶工。所以說地庫盡早的插入,盡快的完成,縮短戰線,尤為重要。因此在1段、3段地下車庫結構拆模及垃圾清理完成后便進行管線安裝工作。在這之前,項目部組織安裝技術人員進行地下車庫管線的綜合排布,提前規劃好路由,避免施工過程中增加不必要的勞動力及返工量。
施工順序及勞動力對于地庫搶出進度尤為重要。首先是施工順序,對于地庫管線來說,最大的屬風管,其次為采暖、消防、給水、自噴管、最后為橋架。在次是勞動力,安裝分水暖電,那么地下車庫管線施工也是分專業施工,這三組人能流水穿插起來,那么對于整個安裝工程的推進是巨大的。項目部安排通風先進行風管安裝,同時水工進行支架吊裝,電工進行橋架材料加工。待通風管道完成一跨或者幾跨時,水管穿插進行,橋架支架開始吊裝,這就是一個小流水,做到勞動力的合理運用。
五、現場進度
地下安裝 地輻熱施工
六、進度與質量同行
傳統觀念覺得慢工出細活,就是當快的時候,人家就以為你質量做的差,其實這是絕對荒謬的,這是一個很大傳統認識上的誤區。
本項目設質量管理組,由專職質量員負責對工程實體質量進行百分之百實測,根據實測數據反應施工質量,促進質量管理,依據**地產實測實量標準,截止目前,本工程主體實測合格率達95%以上,砌體、抹灰實測合格率93.2%,綜合合格率確保90%以上。
并且,本項目在**地產2015年一季度第三方綜合評估中實測實量合格率為95.2%,單項位列**地產西部區第一名。
由此可見,進度與質量這兩個傳統認識上的“矛盾”是完全可以統一的。
七、進度對成本的影響
(1)額外成本支出?
主體:5#樓每單元,鋼筋工6人,木模板工10人,大鋼模工8人。
穿插:8#樓砌筑8個大工,外墻線條收口5個大工。
其他:正常施工階段無搶工。
(2)能否減少成本?
外架數量:節省2挑以上
外架周期:節省2.5-3.5個月
塔吊周期:節省4個月
施工電梯:節省4個月
管理成本:節省4個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