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造價學習歷程
我發表了《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關鍵——計價》的兩篇文章后,有的上Q、打電話問我:你是怎么學預算的?學預算難嗎?……等等?,F在我就講講我的預算經歷吧。
我是1987年開始學預算的。當時,我已經三十七歲,是一個兩個孩子的母親。以前我是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是遲到的春天,讓我于1985~1987年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干部管理干部學院城建系去讀了兩年大專。畢業后被分到桂林地區灌陽縣建委工作,當時建委只有我一個是學過建筑專業的,分配我負責建筑工程招標投標工作,這自然要預算、結算、編制審核標底。我一個人一個站,領導是我預算員也是我,只好頂著頭皮上,因為形勢逼人、建筑工程急需工程預算員。我不僅自己要盡快稱職,還要辦班培訓預算員。我上班應付工作,晚上加班加點學習預算。當時,一無電腦、二無預算軟件,完全是紙抄手算,預算表格紙有五六十公分長,一根根鋼筋、一個個數據的計算、累加,一條一條的定額、一樣材料一樣材料的人、工、機分析。要做完一個工程預算,計算機器的字打脫完啦,草稿紙也用了一大疊啦;不僅自己一個人挑燈夜戰,甚至全家動員、男女老少齊參戰幫助我整理預算數據。
我1990年我考取了土建預算員證書,1992年我培養了70多個建筑預算學生。
1993年我到了柳州市工作,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做專職預算員,1994年我又考取了安裝工程預算員證書。當時全總公司也只有一臺電腦、一套博奧預算計價軟件。我們都是用手計算好工程量、套好定額,由專人到總公司去上機計算造價。我因為到此公司不久,還沒有去上機的資格,連摸一下電腦的機會都沒有。
1994年我為了解決住房問題,從大型建筑企業到了一家小型的私營建筑企業。廣西博奧軟件進行全區大推廣、大培訓,在首期培訓班時,我以加倍的時間、最大的毅力學習,不僅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成績,并且還可以充當“二老師”。當時我們公司一是對預算軟件認識不足、二是資金不足,沒有買軟件,我運用電子表編制了幾百條常用定額,用于本公司的預結算,比以前的手算快多了,也釋放了我們的一點勞動。公司直到1995年才買軟件,這時,我也克服家庭負擔重、工資低的困難,自己買了電腦及廣西博奧計價軟件,后來又買了魯班及神機妙算的鋼筋軟件。
2005年買了博奧圖形軟件、2006年買了廣聯達鋼筋、圖形、計價軟件,從此與“廣聯達”結下了良緣。
象我們這個年齡的造價員,很多被攔在了“電腦考試”的門外,實際“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決心學習了,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記得1993年秋,我在一家港商房開公司上班,公司要求每個職員必須在一個月內學會打字及一般文秘工作。我一夜之間背熟五筆字根、一個星期學會打字、復印、傳真,老總說我的速度可以超過香港速度了。預算員“電腦機試”考證時,我也已經五十歲。年齡大了記憶不好、接受能力差,我就花人家兩倍、三倍的時間來學習,不能十指操作電腦,我就用單指一字一字、一步一步的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讓我有了一定的電腦技能。我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創建了一系列電子表計算工程量、計算鋼結構,還博得不少預算同仁的贊嘗和運用。到如今,我能熟練地操作廣聯達、魯班、廣西博奧、PKPM等多種軟件,我能全電腦的操作土建、安裝、市政、園林等多專業的預結算。
2003年,我從柳州市房地產開發公司退休。可是很多公司老總競相聘用我,我的工作變得更繁忙、更緊張;每天凌晨一兩點,廣聯達還陪伴著我在燈下忙碌!我不僅自己運用廣聯達軟件抽鋼筋、算工程量、套價計算,近兩三年我還在柳州市無償培訓了30多個小徒弟。讓他們從零開始學習運用廣聯達軟件,學習識圖——畫圖——計算,如今經我培訓的學員都能熟練運用廣聯達軟件,有十來人考得了造價員證,有三五人已經成為單位的造價骨干。
目前,我不是老師,但也培養了不少學生;不是桃李滿天下,也有徒弟100多人。我今年65歲,還身體力行地戰斗在造價管理的生產第一線。網上曾有同仁問:你能做造價工作到多少歲?我說可能七十歲,也許75、80歲吧!
看了我學預算的經歷,你還認為你學預算的年齡大了嗎?
看了我學預算的經歷,你還認為你學預算的條件困難嗎??
看了我學預算的經歷,你還沒有信心、決心學習預算嗎???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