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的低代碼平臺琳瑯滿目,有表單驅動類、有模型驅動類、還有自動生成代碼類等等。如何選擇合適的平臺,讓企業犯難了,其實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場景,選擇合適類型的低代碼平臺。
舉個簡單的例子,可以通過列表對比法,將企業的業務需求進行分解,再對比各個低代碼平臺是否能滿足業務需要,找出差異。作為示例,這里只從低代碼平臺支持度方面來分析,支持度主要是指平臺通過配置是否能滿足業務需求,不能配置實現的,是否支持代碼擴展,通常把平臺不能配置實現的,而要通過代碼來實現,叫做客制化,這也是低代碼的由來。當然現實中真正選型時,還有其它很多方面要考慮,比如價格,企業綜合實力等。
我們以CRM系統中售后服務流程常見的一個需求來分析:客服人員在CRM系統中創建售后問題后進行提交,提交后售后問題按不同類型產生一到多個不同類型的任務,系統需要對任務進行自動分配,任務分配規則 :當前分公司如果有客服部,則由當前分公司客服部處理,如果沒有則由總部客服部處理。任務超時升級:如果在規定的期限內任務沒有完成,則任務自動升級到責任人的上級,由上級來輔助完成。
我們可以把需求按下圖進行細分,再針對每一個功能點,來評測各個平臺滿足業務需求的情況,假設現在有三套不同的低代碼平臺作為候選。
最后按各個平臺客制化占比取平均值后,進行對比,客制化占比越小,說明合適度越高,成本,后期升級維護影響越小。一個合適的低代碼平臺通常客制化不超過5%,如果發現客制化占比超過20%時,需要慎重考慮,是否選型有問題,或者考慮傳統軟件的開發方式,會不會更適合。
我們的勇創配置平臺,是以DDD(領域驅動設計 )為指導思想,專注于CRM領域的低代碼平臺,歡迎大家使用,大家如果有CRM任何相關的問題都可以來咨詢我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