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三無小區”裝上了門禁
川觀新聞記者 王若曄
“現在小區環境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了。” 時近立冬,雖然天氣一天天變冷,可遂寧船山區正興街社區梨園大院的“樂活大廳”很熱鬧,居民們或在健身器材上鍛煉,或在長椅上聊天,背后的墻壁上是居民手繪的戲曲主題壁畫。
“樂活大廳”原本是居民樓前的空地,基礎設施提升后,“搖身一變”為居民公共空間。變化不僅如此,無圍墻、無物管的大院,在門口裝上了人臉識別門禁,輔以智慧社區系統進行“視頻化管理”。
小區居民手繪戲曲主題壁畫
而此前,作為典型的“三無小區”,梨園大院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突出,管理維護較差。“住了10余年都是亂糟糟的。” 史冰說,“院落黨支部建立后,慢慢就有了改變。”
近年來,遂寧持續加強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多方協同破解小區治理難,畫出最大“同心圓”。這項工作具體是如何開展的?如何有效紓解群眾的煩心事?10月30日,記者選取了遂寧船山區、射洪市的幾個小區進行了走訪。
下力度:健全小區組織,凝聚治理活力
“遂寧全市城鎮居民小區,是以商品房小區為主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小區自治程度低、物業管理滯后等現象較為普遍。據我們前期調研,市內小區治理體系,要么權責劃分不明,要么治理力量分散在各個部門,要么社區下轄居民點過多,有心無力。小區自治業委會籌備難、運行難、監管難,物業管理散亂差,小區建設存在配套設施、管理維護不到位的情況。”遂寧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由于物業管理渙散等小區治理短板,處理居民的訴求存在推諉扯皮、回應不及時等情況。“排水管道堵塞、樓道破舊、電路老化、屋頂漏水……看起來芝麻綠豆大點的事兒,著實讓我們煩心。”史冰說。
如何加強城鎮居民小區治理,著力疏堵去痛解難,讓居民安心順心放心?遂寧抓住小區治理的“牛鼻子”,探索建立“小區黨組織 業委會 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的治理格局,著力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小區治理體系。
小區居民手繪戲曲主題壁畫
建好組織是提升小區治理水平的保障,遂寧持續推動小區黨組織應建盡建——符合條件的小區全覆蓋單獨組建黨組織,對暫不符合條件的小區,按照派駐組建、聯合組建等方式組建黨組織。目前,遂寧應建立黨組織的規范管理小區、無管理小區覆蓋率分別達到89%、86%。
“此外我們還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小區全覆蓋成立業委會,提升業主自治組織化程度。對暫不具備成立業委會的,由社區負責兜底管理。同時,積極引導小區引進物業企業,推進物業化管理。”遂寧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梨園大院,通過發動居民共建院落自治組織和黨群社團服務體系,先后成立院落黨支部9個,院落自管委6個,設置“環境和物業”等社區專委會4個,孵化出“梨園星火”黨員義工隊等草根社團7支,實現小區黨組織統一領導、小區廣大黨員積極協助、小區居民共同參與的治理新格局。
治理干部隊伍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關鍵,組優配強小區黨組織書記、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外,遂寧還創新向小區選派第一書記制度。
射洪市農業農村局農安股工作人員楊進偉就是其中一員,他被選派到射洪市凱立現代城小區當第一書記,任職時間1年,每月工作時間不少于4天或32個小時。“我剛到崗不久,現在正在熟悉小區基本情況,接下來,將帶領小區建強基層組織,健全治理機制,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為小區居民營造幸福和諧的生活環境。”楊進偉說。
目前,遂寧已選派到位350多名“小區第一書記”,主要由科級干部和部分縣級領導干部組成。
有溫度:健全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
在正興街社區多個小區院落里,都有一個溫馨小屋,里面放著桌椅板凳、便民服務柜、共享工具箱等物品,墻壁上掛著一張展板,上面是院落黨支部委員和自管委委員構成情況。
“這是聯心小屋,是我們開展院落服務的第一個空間。”院落黨支部委員薛萬學說,“有些還放有修鞋工具,修鞋師傅會定期過來服務。之前有居民反映找不到修鞋的地方,我們就安排上了。”
“通過發揮小區黨組織領導作用,各治理主體職能職責進一步明確。借助派發治理重點任務清單,推進居民需求收集、治理問題會商等方法,使得小區治理干有方向,真正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贏得群眾的滿意。”船山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小區圖書角
針對不同院落居民情況,社區黨委進行了相應精細化服務。“比如有一處院落,60歲以上老人居多,我們一路設置了盆栽和座椅,方便隨時休憩,同時還搭建了愛老敬老活動的場所,方便舉行一些活動。”正興街社區黨委書記李元海說。
走出院落,不遠處的街口是社區鄰里中心,也叫“家門口服務站”,服務站整合警務室、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志愿服務站點,設立了首問接待、社區警務、矛盾調處、網格服務、積分兌換五個崗位,幫助群眾不出家門口就解決急事、難事。
在射洪,當地正著力完善服務體系,開展“三個服務”。“一是黨群連心服務,建立小區黨組織流動黨員、在職黨員、無職黨員3本臺賬,社區黨委在日常工作中為無職黨員量身設定‘矛盾糾紛調解、公共綠化維護、留守兒童照看’等八類崗位。二是小區便民服務,推進小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開展民事代辦服務,精選40名網格管理員擔任小區代辦員,直接到小區服務群眾、解決問題100余個。三是培育社會志愿服務,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46支320人,開展文明勸導、應急值守等工作2300余人次。”射洪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小區里的“婦女微家”
社區活動豐富多彩
小區從“掃地、看門、收快遞”老三樣變為了心貼心的服務,射洪市凱立現代城小區居民畢春竹深有體會。
“我工作比較忙,常常沒有時間做飯。幸好有小區食堂,解決了我的吃飯問題。”畢春竹說,在小區這樣貼心便民的服務不少,24小時開放的小區超市、黨群書吧、婦女微家……
廢棄小區變為了聯心驛站
凱立現代城小區還是射洪智慧小區物業服務試點地,小區計劃逐步增強智慧治理能力,推動小區管控、居民服務智能化,提升小區安全感、居民便利性。“我們正推動有線、無線網絡設施提速升級,小區安防與綜治中心、公安指揮中心等平臺融合,推動水電氣智能抄表等場景應用。”小區物業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們計劃給有需要的小區老人配備智能手環,保障老人出行安全。”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