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中國石化勝利油田作出重要指示,對石油石化行業寄予厚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承擔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引領石油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三大核心職責,高質量的后勤服務既是題中之義,也是重要支撐。近年來,中國石化后勤服務工作堅持集成、共享、服務理念,推進對標提升,深化改革轉型,突出黨建引領,著力提升服務質量、提高保障效率、優化總體成本,為中國石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堅持理念先行,推動后勤改革轉型取得重大突破
理念是理論的源頭、行動的開端。后勤服務是國資央企的一道必答題,也是一道選擇題。要善于在效益、效率和成本的輪替博弈中找定位、強管理、促改革、求突破。
堅持集成共享服務理念,明確思路定位。中國石化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密結合石化事業成功經驗,深刻總結后勤服務客觀規律,形成集成、共享、服務的工作理念。以服務為根本,明確“為中國石化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提供堅強服務保障”的職責使命,將集成和共享作為提升服務效率、降低總體成本的關鍵手段。集成,即統籌整合后勤服務人、財、物資源,統一標準規范,是發揮規模優勢的重要前提。共享,即對集成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統一標準的推廣應用,目的是打破單位壁壘,突破時空限制,促進資源配置更優化、業務管控更科學、集團運作更高效。集團公司黨組站在推進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集成、共享、服務理念為引領,成立了總部后勤服務中心,編制《后勤服務標準化手冊》,積極構建后勤服務標準化體系,搭建后勤服務信息化平臺,整合辦公房產等重要資源,加強對全系統后勤服務工作的業務管理,努力實現服務質量、保障效率、總體成本的最優解,開啟中國石化后勤服務工作新篇章。
實施管理提升工程,夯實發展基礎。管理是貫穿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提升服務質效的重要保障。中國石化深入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實施總部后勤管理提升工程,選擇人民大會堂、錦江酒店集團、華為公司等12家優秀的企事業單位作為對標對象,明確“跟誰對標”的問題;確定戰略管理、組織管理、運營管理、財務管理、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7個維度,明確“對標什么”的問題;制定工作清單,明確22方面重點對標任務,并細化88項對標提升措施,明確“怎么對標”的問題。在對標提升的基礎上,以流程精簡高效、內容覆蓋全面、步驟緊密銜接、標準統一規范為原則,系統總結近40年總部后勤服務經驗,集成224項管理規定、365項崗位職責、271項流程標準,編制《后勤服務標準化手冊》,著力實現管理規范化、服務標準化、業務流程化,為打造與中國石化相適應的后勤服務標準化體系奠定了基礎。
推進后勤改革轉型,激發效率活力。改革是融入發展大勢的自我革命,是堅持問題導向的刀刃向內。面對后勤服務總體成本較高、整體效率偏低、隊伍活力不足等問題,中國石化從總部集中辦公區入手,改變以往整體撥款購買服務的運行模式,建立費用分攤機制,通過廣泛開展市場調研,針對性制定收費方案,逐家溝通對接、解釋方案、確認面積、簽訂合同,實現辦公樓及物業服務有償使用,推進內部服務市場化、契約化邁出了關鍵步伐。各經營主體辦公成本逐步顯性化、具體化,按照市場化標準進行全成本核算,準確衡量經營管理水平成為可能,由此也帶來了成本意識的進一步提升。同時,聚焦后勤隊伍活力不足的問題,中國石化在總部后勤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制定并積極推行職業經理人和職業化員工管理辦法,定點試行積分制管理,初步形成了“能上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能進能出”的市場化用工機制、“能增能減”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憑借強有力的考核激勵,激發了后勤隊伍服務保障主責主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自信心。
促進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引領改革發展。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是國有企業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關鍵所在。近年來,中國石化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在總部后勤服務中心,從政治引領、思想聚力、發展推動、質量提升等方面建設完善黨建作用發揮機制,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黨委層面,推進黨建進章入制,細化制定“三重一大”及黨委前置研究和決定重大事項清單,完善黨委參與決策運行機制,在謀劃“十四五”規劃、推動深化改革等方向性、根本性、長遠性工作中,努力把黨的主張和重大決策轉化為具體行動,充分發揮了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支部層面,通過開展“強實效、樹品牌”等支部品牌創建活動,使支部工作與職責分工、業務特色、重點任務等緊密融合,助力融合載體紛紛涌現,如餐服分公司黨支部圍繞提升服務質量開展“餐服故事”“百川味道”評比,市場開發運營部黨支部通過黨建共建加強與拓市對象的溝通交流。黨員層面,通過完善黨員聯系班組作用發揮等機制,開展“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黨徽在胸前閃閃發光”等系列活動,會議中心等黨支部引導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等“三重兩特”和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聚力攻堅、示范引領成為常態。
堅持厚積薄發,推動后勤改革轉型行穩致遠
后勤服務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中國石化改革發展大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和中國石化發展需要,服務質量、保障效率、總體成本管控水平穩步提升,贏得了服務對象滿意,獲得國家部委和系統內外市場的青睞,激發后勤服務團隊的活力動力,夯實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基礎。在此過程中,總結形成了中國石化后勤服務工作的基本經驗。
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中國石化事業之所以興旺發達、蒸蒸日上,根本就在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后勤服務作為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更加充分地把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把關定向優勢、創新攻堅優勢、發展推動優勢、凝心聚力優勢,在引領發展之路、完善企業治理、賦能精神動力等方面作出更多建樹。
必須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中國石化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提供堅強服務保障是后勤服務必須緊緊圍繞的中心和全心服務的大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永葆歷史清醒,深化集成共享服務理念引領,從更高高度、更深層次、更廣領域謀劃后勤服務業務的發展,努力提供更高質量服務、更高效率保障、更優整體成本管控,為主責主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必須始終堅持自我革命、自我革新。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在哪里,就要將改革鋒刃揮向哪里,依靠深化改革解決矛盾、融開堅冰、開辟新路。面對制約后勤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積弊和頑疾,要永葆改革激情,更加自覺地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將三項制度改革、“三能”機制建設、市場化經營、標準化服務、對標一流管理提升等各項措施深化細化、落實落地,以務實創新的舉措破解深層次矛盾,把巨大潛力釋放出來,引領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后勤服務天然接近員工群眾,其目的也是服務員工群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員工群眾共享改革成果,才能贏得擁護、獲得支持,匯聚改革發展的最大合力。因此,必須把維護員工群眾利益作為推進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醫食住行教等涉及員工群眾切身利益的方面下功夫提升服務質量,將激發活力、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和員工收入增長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統一起來,繪好“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步”的改革同心圓。
堅持守正創新,在服務保障中再創佳績
面對新時代后勤服務的新形勢新要求,中國石化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進一步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到后勤工作全過程各領域,以集成共享服務理念為引領,在完善服務標準化體系、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整合優化全系統服務市場和服務資源、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后勤服務隊伍上拿出更大魄力、作出更多創舉,不斷增強后勤服務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價值創造活力,為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提供堅強服務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以后勤服務標準化建設為引領,賦能質量提升。在編制《后勤服務標準化手冊》的基礎上,加大推廣應用力度,以手冊內容為標準組織專題培訓、開發專業可視化課程、樹立一批標桿班組和標桿員工,強化立體化、具體化、形象化的示范作用,努力做到后勤服務工作參考遵守同一項規定、執行同一項流程、符合同一個標準、達到同一個水平,以標準化、規范化的高質量服務賦能石化品牌建設和后勤服務質量提升,展現世界領先企業的良好形象。
以后勤服務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強化效率保障。在后勤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廣泛學習調研,深入研討論證,按照“數據 平臺 應用”的信息化建設模式,搭建統一的后勤服務信息化系統,著力打破部門、業務及區域壁壘,消除信息孤島,為中國石化后勤服務標準化體系落地提供更為先進、高效、便捷、可靠的信息化平臺,發揮信息化數據集成共享、智能分析和決策等優勢,助力服務保障工作高效推進,并逐步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轉型。
以后勤資源統籌配置為抓手,降低總體成本。按照資源統籌、內部優先、抱團取暖、總體成本最優的原則。一方面,以優化在京單位辦公用房配置為試點,通過整合現有房產資源、實施功能改造、推進集中辦公區建設,解決在京單位辦公用房資源緊缺、配置不合理等問題,更好滿足在京單位辦公用房需求,降低房屋租賃成本;另一方面,支持總部后勤服務中心按照市場規則積極參與中國石化系統內服務項目公開競標,在統一服務標準規范、提升服務保障水平的同時,從中國石化整體角度降低辦公服務成本。
以學習型組織建設為依托,提供人才支撐。事業發展,關鍵在人。針對后勤服務人員專業培訓缺乏、技術晉級和職位晉升通道不暢通等問題,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強化后勤服務人才成長規劃管理,系統性抓好不同層級的業務和技能培訓,開展全系統后勤服務技能競賽,搭建后勤業務交流平臺,貫通后勤服務項目管理、技術技能人才的晉級路徑,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后勤服務團隊,為石化主責主業提供高質量服務保障。
作者:張少峰(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