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在去年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研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加深對新時代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繼續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這無疑為做好新時代黨建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時代黨建研究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目標和問題雙重導向,從理論和實踐雙重維度展開研究,在研究中重點強化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問題意識、創新意識、學科意識、智庫意識等“六種意識”,著力以高質量黨建研究推動黨的建設高質量創新發展。
強化政治意識,提高黨建研究站位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等七個方面,就“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戰略。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政治性是黨建研究的本質屬性,因此黨建研究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意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以“十三個堅持”集中概括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堅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嚴密黨的組織體系”“堅持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堅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堅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這“十三個堅持”深刻闡明了黨的建設的根本原則、科學布局、價值追求、重點任務,是新時代黨建研究的主題和主線,也是新時代黨建研究的使命和任務。由此,深入做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闡釋工作是當前黨建研究的重中之重。
強化組織意識,明確黨建研究方向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新時代黨建研究的對象,“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加“制度建設貫穿、反腐敗斗爭推進”的“5 2”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正是黨建研究對象的特定性和特殊性,決定了黨建研究區別于其他領域研究,必須強化組織意識、發揮組織優勢,全黨上下要有組織開展黨建研究,特別是要聚焦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研究,整合優質資源、形成高質量研究成果。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優化配置優勢資源,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七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意見》,教育部也印發了《關于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有組織科研”重大戰略,旨在全面加強創新體系建設,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就新時代黨建研究而言,同樣需要加強“有組織科研”,充分發揮各級各類黨建研究機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黨、全國一盤棋,通過建立健全黨建研究協同機制、成立黨建研究協同中心、研制黨建研究協同攻關項目清單等多種方式,進一步統籌謀劃開展黨建研究,努力形成一批黨建研究標志性成果。
強化問題意識,突出黨建研究重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用“六個如何始終”深刻闡釋了大黨獨有難題,即“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如何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精神狀態,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馬克思主義認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手段同時產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因此,強化問題意識是新時代黨建研究的重點。一方面要以“六個如何始終”為指引準確理解、科學把握大黨獨有難題的深刻內涵,通過對黨建重大理論實踐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化對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推動黨建理論持續創新;另一方面要立足本系統本領域黨的建設存在的獨特問題,從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視角加大對黨的建設具體問題的研究,進而推動黨建與事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強化創新意識,提升黨建研究質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而方法論之一就是“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全面從嚴治黨解決了黨內許多突出問題,但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需要在黨建研究中強化創新意識才能與時俱進獲取不同階段的“解決辦法”,才能“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此外,隨著時代趨勢和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新時代黨的建設遇到了系列新挑戰,也產生了不少新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關注的課題,比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進國有企業、金融企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注重從青年和產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等。這些課題既有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成的黨建“新問題”,也有新形勢下黨的建設需要解決的“常做常新”的問題,這在客觀上要求黨建研究站在新視角、運用新方法,持續提升黨建研究質量,創造性地提出成果方案,切實為新時代黨的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強化學科意識,增強黨建研究認同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對學科門類、一級學科與專業學位類別進行調整與補充,“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正式誕生。這既是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需要,也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實踐需要。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歷史證明,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是以馬克思主義進入我國為起點的,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的設立,有利于為新時代黨建研究提供強有力的學科支撐,凝聚一支集黨史黨建學者和黨務工作者為一體的研究隊伍,將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有機結合起來,扎根中國大地,形成一批具有主體性和原創性成果,極大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進而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
就新時代黨建研究而言,同樣要強化學科意識、增強黨建研究認同。一方面聚焦“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建設,圍繞建設目標定位、思路方法等加強對學科建設規律的深入研究,尤其要針對“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進行研究,尋求解決之道;另一方面強化黨建研究系統思維,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歷史與當代的銜接、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小黨建”與“大黨建”的結合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專門研究機構等不同類型平臺的整合協作,跨學科引入歷史學、政治學、法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方法,跳出黨建看黨建、跳出黨建做研究,為“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建設提出新思路新舉措。
強化智庫意識,凸顯黨建研究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一批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高端智庫,重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高等教育“四個服務”的發展方向,即“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新時代黨建研究要強化智庫意識、凸顯黨建研究功能,不僅服務于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實踐,也要服務于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實踐,還要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視角,為人民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當前,全國及各級各類黨建研究會、高校、科研院所等成為黨建研究的主力軍,尤其是全國高校先后成立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通過整合校內外優質專家資源做強黨史黨建研究專門團隊,為中共黨史黨建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但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高端智庫”標準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加強黨建研究新型智庫建設是做好新時代黨建研究工作的必然選擇。如何打通全黨、全國不同類型、不同形態黨建研究機構的壁壘,聚合全系統多領域黨建研究資源,按照總書記要求組建綜合、跨界、一體化的黨建研究新型高端智庫,是新時代黨建研究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提升黨建研究服務能力和質量的關鍵。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黨總支書記、華東師范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研究員)
欄目主編:王多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夏建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