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原創】2022年6月7日,G7物聯(“G7”)與易流科技(“E6”)宣布,已于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合并,并已完成首階段業務整合。合并后,G7創始人兼CEO翟學魂擔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E6創始人兼CEO張景濤擔任副董事長,G7首席財務官擔任首席財務官。
G7和E6是貨運行業物聯網技術與軟件服務領域(IoT SaaS)的頭部企業,二者均以物聯網技術和軟件為核心,向大型貨主、大型物流企業和數以萬計的貨運經營者提供服務。
據悉,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并將長期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同時在重迭領域尋求協同效應。合并后,公司將成為國內公路貨運行業營收規模最大的軟件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成為行業中唯一具備完整IoT SaaS能力的技術公司。
1、
從“北G7、南E6”到“GE”?
合并前,在物流軟件或公路貨運SaaS的江湖上,一直有“北G7、南E6”的說法。
G7成立于2010年,起家于貨運平臺,主要通過物聯網技術,將車輛的位置數據、油耗數據,司機的駕駛行為數據,貨物的溫度數據等指標匯總到平臺,平臺對車、貨、人的狀況進行實時監測。通過設備進行數據采集,用算法模型、云服務為用戶提供運輸過程風險預警服務,降低運輸車隊的運營風險。
概括來看,G7的發展邏輯主要是:
第一,用物聯網設備管理車隊運營問題;
第二,用平臺解決配貨與運輸效率問題;
第三,用行業數據改進交易方式、結算方式和裝備技術。
E6成立于2006年,業務也是通過IoT智能硬件和物流SaaS服務,為客戶提供基于物聯網的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實現物流基礎設施的物聯網化、供應鏈數字化和物流全場景的智能化。
兩家公司產品、解決方案都有一致性,比如,IoT硬件搭配平臺及SaaS應用,管車、降風險、降本;再比如,利用物聯網設備采集物流環節中的數據,用算法模型為用戶提供創新應用服務。
不同的是,G7在煤炭、水泥、鋼鐵等生產物流領域深耕,E6在制造、冷鏈、快遞、新零售、餐飲、商超等消費物流領域有重要影響。
雙方聯合后,用官方的話語是,“將成為行業中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軟件服務公司。”
2、
合并之后,騰訊、阿里同為股東
我國公路貨運發展迅猛但參與者分散,據《財新》消息,G7和E6合并后,市場占有率仍然不足10%,收入量級在10億元左右,合并后公司估值有望達30億美元。
在此之前,G7已完成10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發生在今年2月,G7該輪投后估值為22億美元。
G7融資歷程 | ||||
序號 | 披露日期 | 交易金額 | 融資輪次 | 投資方 |
1 | 2022-02-15 | 2億美元 | 戰略融資 |
摯信資本 國投招商 混沌投資 普洛斯 CBC寬帶資本 信達漢石 |
2 | 2018-12-10 | 3.2億美元 | 戰略融資 | 厚樸投資 CBC寬帶資本 寬帶智匯母基金 晨山資本 道達爾風投 泰合資本 普洛斯 中銀投資 騰訊投資 |
3 | 2017-12-18 | 7000萬美元 | 戰略融資 | 中銀投資 普洛斯 |
4 | 2017-02-13 | 4500萬美元 | 戰略融資 | 普洛斯 國開金融 |
5 | 2016-04-05 | 4500萬美元 | C 輪 | Temasek淡馬錫 騰訊投資 鐘鼎資本 |
6 | 2015-05-16 | 3000萬美元 | C輪 | 騰訊投資 鐘鼎資本 |
7 | 2014-07-14 | 未披露 | B 輪 | 賽富投資基金 |
8 | 2014-04-29 | 數千萬人民幣 | B輪 | 鐘鼎資本 |
9 | 2011-11-01 | 數千萬人民幣 | A輪 | 鐘鼎資本 雄厚資本 |
10 | 2008-12-04 | 未披露 | 天使輪 | 經緯創投 GGV紀源資本 |
E6則曾在2016年登陸新三板,成為中國公路運輸產業鏈互聯網平臺第一股。
2018年新三板摘牌后,E6接受了菜鳥物流戰略投資,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
E6融資歷程 | ||||
序號 | 披露日期 | 交易金額 | 融資輪次 | 投資方 |
1 | 2018-09-13 | 未披露 | 戰略融資 | 菜鳥網絡 |
2 | 2016-04-25 | 1680萬人民幣 | 定向增發 |
中信證券 銀河玖樂 廣東飛晟實業有限公司 個人投資者 |
3 | 2015-06-16 | 2000萬人民幣 | 戰略融資 | 同創偉業 |
4 | 2014-03-01 | 未披露 | A輪 | 宇易流科技 |
股東方面,騰訊為G7股東,阿里巴巴為E6股東。據G7方面消息,本次交易也獲得了雙方股東的大力支持。合并完成后,普洛斯隱山資本、騰訊、菜鳥等投資者已分別委任代表加入公司董事會,并已就進一步深化業務協同展開具體工作。
首席財務官張杰龍表示,公司合并后,普洛斯、騰訊和菜鳥將各自持有該公司約7%至10%的股權,而騰訊與菜鳥的持股規模之差也只有不到0.5%。
張杰龍還表示,公司決定在IPO前完成合并,一旦市場形勢好轉,隨時準備啟動上市。
3、
除了更大,還要更強
合并后的公司,有五大核心產品,包括冷鏈、供應鏈解決方案、面向中小企業全鏈貫通的SaaS、安全服務、數據服務。業務覆蓋了從生產物流到消費物流的重要垂直市場,技術優勢也得到進一步加強,比如雙方反復提到的“行業中唯一具備完整IoT SaaS能力的技術公司”。
據運聯智庫報道,合并后兩位創始人有了相對明確的分工,翟學魂偏重產品側,張景濤偏重業務側。
在業務側,雙方的共識是,用優勢基因打造產品——也就是說,某個產品,過去誰做的最優勢,一切工作就都由這該團隊來做,避免重復性的建設。“比如冷鏈產品,我們就完全交給了E6團隊。現在G7已經在賣E6的冷鏈產品了,E6也在賣G7的安全產品了。”
翟學魂認為:“我們可以做一個基本的判斷,接下來貨量不會像過去十年一樣有每年好幾十的增長率了。今年開始,無論是物流公司還是為物流服務的公司,都會從外延式發展改成內涵式發展。”
張景濤則認為:“合并后,我們把兩家公司過去十幾年積累的基礎放在一起,看未來產業變革的機會。這個過程中,我和老翟抱著真正意義上的‘二次創業’心態,甚至在很多領域要做好清空和清零的思想準備,才有可能在未來產業變革中實現新的跨越式增長。”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