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軔于2019年的劇本殺行業無不是近些年最火熱的風口之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我國線下劇本殺門店已經超過了3萬家,其中既有對這個行業充滿興趣和熱愛的創業者,也不缺少意圖在風口之下撈金的投機者。盡管勢頭迅猛,“野蠻生長”的線下劇本殺依然存在諸如擾民、疏散難等等也成為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作為劇本殺產業的靈魂與核心的劇本同樣問題頻出,抄襲、侵權、內容導向等方面更是重中之重,如在去年9月份新華社罕見點名劇本殺,直指當下劇本殺在劇本層面存在的宣揚暴力、靈異等問題,此外,光明網還曾指出劇本殺中部分劇本存在的盜版、劣質、低俗等問題。從官媒的集體點贊到直指要害,從入局狂熱到創業雷區,“野蠻生長”的劇本殺行業存在的問題也在不斷加劇,監管的確勢在必行。
網傳福建省劇本殺監管新規,或將分層納入已有管理體制
近日,網傳印有“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字樣的新規對劇本殺線上線下的不同業態進行分層管理,將劇本殺APP、線上劇本殺分發平臺與線下發行的盒裝劇本分別納入到已有的監管體當中,劇本殺的不同業態被劃歸至網游、網文以及傳統出版等不同的賽道之中去。
該文件中寫道:“近日中宣部出版局作出工作部署,要求各級出版管理部門應承擔對“劇本殺”App、網上劇本分發平臺、線下發行盒裝劇本等的行業管理。我省各地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切實加強對“劇本殺”內容把關和行業監管,并加強與網信、文旅、公安、廣電等部門的溝通協調。”
新規中指出,針對劇本殺APP要進行系統梳理排查屬地,“明確要求該類軟件在獲得游戲版號之后才可以上線運營,及時清理含有有害內容的APP,對允許上線運行的加強內容監管,敦促落實‘防沉迷’等有關要求。”此舉若屬實,無疑會掀起劇本殺APP的“大地震”,在游戲版號本就“一票難求”的當下,若是版號作為劇本殺APP的上線運營的硬性要求,并從原本的“社交”品類劃歸至“游戲”,線上劇本殺APP或迎來一輪洗牌。
第二條則是將“線上劇本殺分發平臺納入網絡文學管理”,同時還要“進行全面排查、及時跟進、動態監測,壓緊壓實主體責任,敦促其嚴格執行加強網絡文學管理有關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內容導向審核把關,及時下架含有有害內容的劇本。”此項規定與2020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中的監管理念相同,進而為線上“劇本殺文學”劃分了其所屬。
新規第三條將線下發行的盒裝劇本納入到了傳統出版管理的范圍,“明確要求公開投放市場的劇本產品應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否則可按照非法出版物予以清理整治。”此外,新規還對上述三種劇本殺業態都提出了要做好未成年人引導和保護的要求,“須根據劇本內容情節、不同年齡階段青少年心理接受程度等,在醒目位置進行適齡提醒。各地要就適齡提醒進行定期巡查,根據實際情可要求相關平臺和企業進行適齡提醒備案。”
總體來看,網傳的福建省劇本殺新規將劇本殺解構為不同的層面進行管理,針對APP、線上線下劇本今進行某種“就近原則”的劃歸,將其納入到目前已有的成熟監管體系之中去,并在此基礎上對未成年的保護提出了更多要求。
盡管目前尚不明晰情況是否屬實,但該新規無疑對劇本殺的內容層面進行了更多的限定,這也或將表明未來劇本殺監管的重要方面。
上海監管即將落地執行,劇本殺全面監管進入倒計時
美團在去年公布的《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中預計,國內實體劇本殺2021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4.2億元,消費者有望達到941萬。艾媒咨詢也在去年10月發布的《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用戶研究及標桿企業案例分析報告》中預估劇本殺行業依然保持增長,2022年中國劇本殺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238.9億元。這兩個數字甚至遠超過了正在走“下坡路”的國內頁游市場規模。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和不斷增長的態勢,野蠻生長幾年的劇本殺或許正即將迎來全面監管的“新時代”。
其實早在去年3月,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就宣布成立沉浸式劇本娛樂專業委員會,并在成立當日通過了《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沉浸式劇本娛樂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與《推動沉浸式劇本娛樂行業健康發展行動倡議》,開始了劇本殺監管規范化的第一步。
去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也發布《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備案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劇本殺管理意見,而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沉淀之后,今年1月《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出臺,成為國內第一個對劇本殺進行地方性內容監管的條例,對全國而言都具有示范作用和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的新條例依舊保持了機構監管 行業自審的雙線模式,同時在內容審核上也刪去了意見稿中的對“設定的故事情節”要求,而為了對場景、服裝道具的規定,此外新規進一步明確了劇本重新備案的條件,進而削弱了劇本備案流程的復雜性。
就目前情況而言,各地可能都在尋找劇本殺管理的新式新法,內容監管或將成為重頭戲。需要注意的是,劇本內容往往是全國線上線下同時發行,不同地域之間同一劇本內容差異幾乎沒有,若是各地相繼出臺不同管理政策,也有可能對線上APP與線下的全國連鎖門店的經營者帶來困惑,由此,未來構建全面、統一、長效的全國性監管機制或許會是未來監管的重點。
結語
大廠入局和政策落地似乎是任何一個新興的風口行業的必經之路,對于已然成了紅海的劇本殺行業而言,有效的行業監管并非是對其野蠻生長的迎頭痛擊,而是一次全面的“剪枝裁葉”,其最終目的也是推動產業本身朝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
總體來看,無論是網傳的福建省劇本殺行業新規,還是上海已經正式出臺的規定,全國范圍內劇本殺的監管政策或將相繼出現,全面監管的時代似乎也進入了倒計時。在保持線上線下共進步以及“劇本殺 ”多業態發展的沖勁之下,全面監管的到來無疑也會給劇本殺行業注入一股穩勁,盡管暴露出了較多問題,作為后疫情時代樂新業態,劇本殺在當下依然具有長足的發展潛力,全面監管的到來或將促使劇本殺迎來又一次的產業升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