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近日,《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國家標準(GB/T 41568-2022)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政策法規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負責人就標準出臺的背景、主要內容、重要意義、貫徹落實等問題,接受人民網專訪。
人民網:請介紹一下出臺《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國家標準的背景和過程。
答:事務管理是各類組織普遍、通行的保障性活動。機關事務管理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是保障機關正常運行、降低機關運行成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管局把標準化作為支撐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常抓不懈,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機關事務標準化工作的通知》《機關事務標準化工作發展規劃(2018-2020年)》《機關事務標準化工作“十四五”規劃》等文件,推動成立全國機關事務管理標準化工作組等多個標準技術組織,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制定機關事務領域國家標準、地方標準300余項,初步形成了涵蓋7大模塊的機關事務標準體系,開展國家級和省級試點300余項,創新推進各類標準實施,推動機關事務標準化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機關事務管理術語分布較廣,散見在各類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和標準文件中,缺乏相對權威的綜合性術語規范。
2020年5月,全國機關事務管理標準化工作組正式啟動了標準的起草工作。2020年11月,《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制定項目被列入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起草過程中,邀請專家學者和機關事務管理從業者共同參與起草,扎實開展資料收集與實地調研,梳理研究現有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文獻資料,赴山東省、上海市、江蘇省、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等多地調研,深入了解不同地區的管理方式和特點。2021年3月形成初稿后,廣泛征求了全國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有關科研院所、相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意見建議,同時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認真研究吸收,反復修改完善,確保內容的體系性、權威性、科學性和規范性。
人民網:請介紹一下《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國家標準主要內容?
答:《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國家標準分為8章、共100條,基本涵蓋了機關事務管理主要業務領域,重點規定了機關事務管理的基礎概念、經費、資產、服務、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管理、政府采購等方面的術語。
人民網:《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國家標準發布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國家標準的發布,具有三個層面的重要意義。
第一個層面是為機關事務管理對內溝通和對外交流提供了統一的規范性、通行性語言,是機關事務管理信息和數據交互匯集的重要基礎,是機關事務管理標準的標準,構建了機關事務管理的首張概念藍圖。
第二個層面是為各層級、各領域的機關事務管理定范圍、明內涵、立規范,實現了術語概念的規范統一,夯實了標準化、信息化工作的基礎,對機關事務管理堅持集中統一管理方向,推進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第三個層面是對機關事務管理的基本概念、總體思路、目標方向、機制方式、流程環節、工作內容等方面的術語進行了明晰的闡釋,有利于深化對新時代機關事務管理的認識和理解,對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降低機關運行成本,建設節約型機關,提升管理和保障效能,實現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網:如何推動《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國家標準實施?
答:目前《機關事務管理 術語》國家標準在國家標準委官方網站發布,公眾可以在網站上進行查詢和瀏覽。下一步,將從四個方面推動實施。
一是推動該標準入制度。深入推進機關事務法治建設,健全完善機關事務管理制度體系,推動各項術語融入機關事務管理制度文件中,實現制度建設與術語標準的有效銜接。
二是推動該標準入政策。結合《機關事務工作“十四五”規劃》《機關事務標準化工作“十四五”規劃》等文件的貫徹落實,制定相關配套措施,提升政策文件有關術語表述的規范性和一致性。
三是推動該標準入教材。鼓勵全國22個機關事務研究中心和11個政府運行保障管理學科建設基地圍繞術語概念開展深入研究,將術語概念引入學術交流、學科建設、教材編制活動,厚植學術空間。
四是推動該標準入培訓。通過機關事務標準化示范培訓班等多種形式,面向全國機關事務系統開展術語標準培訓。推動6家機關事務標準化實訓基地開設術語標準相關課程,組織開展實訓。指導各地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將術語標準納入本地區年度培訓安排,開展學習宣傳,實現術語標準入腦入心,轉化為機關事務標準化的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