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是產品經理所需的核心能力之一。筆者在百度、鏈家網、新浪跟過大小項目,現將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與所學習的項目管理知識整合起來與大家分享。
一、項目管理拆分:大項目與小需求
筆者簡單的將項目管理劃分為兩大類,這兩大類所用的項目管理思路是不同的。第一是大項目,即從零到一或從一到十的整體項目,如一個業務系統、一個APP產品或者系統、產品中的大型功能。這類項目需要從需求確定、文檔撰寫、技術評審、開發、測試上線等完整的流程,時間跨度也較長。第二是小需求,即在產品運營過程中,來自用戶、運營人員提的臨時需求,這部分需求不在最新的產品迭代范圍內,要做日常臨時支持。
1、大項目的項目管理思路
基本上互聯網公司的項目整體開發與迭代都是按照項目規劃→需求細化→需求評審(用戶、技術)→研發→測試→上線發布這幾個步驟來的。大致可以劃分為準備期、執行期、收尾期三個階段。
產品作為項目負責人,堅守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唯快不破的項目推進理念,同時產品同學要自覺,不要讓時間卡在自己這里。
2、小項目的項目管理思路
(1)辨別需求本質
最先做的是明白他們的真實需求是什么,抽絲剝繭出來辨別真偽需求。一般業務人員、運營人員提的需求是站在他們的角度表達他們現實的困難,需要從產品經理從產品角度來分析如何更加合理合邏輯的解決他們的問題。
(2)需求解決方案
為需求列舉多種解決方案,評估最優實現方案。對于這種臨時需求,一定記得多想幾步,把前因后果想清楚,貫穿整個產品邏輯。不要因為一個小改動影響到其他功能,一定要避免有坑出現。
(3)排期
以需求緊急度進行排期,最緊急的需求可能用最臨時路徑解決暫時解決他們目前的問題,但會把完整解決方案放在下一個迭代中。
二、項目管理中的幾個核心要素
1、風險管理
對項目中可能遇到各種不確定因素,且未發生的風險可能性進行識別和評估。它包括開發過程中遇到的風險識別,風險量化,制訂對策和風險控制,跟蹤關注并將風險降低到最小化。
在項目跟進過程中,要時刻清楚當前的風險點是什么,風險點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個風險點被解決又有可能有新的風險點出現,要求產品經理時刻保持對項目過程的高度敏銳度。
2、質量管理
確保項目達到規劃質量要求所實施的管理過程。它包括規劃詳解,功能測試和驗收報告,全程jira跟蹤質量監控,記錄并定期反饋項目信息。
產品經理要及時與技術溝通,確保他們對需求理解到位,在開發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技術抱怨產品經理隨便改需求,產品經理抱怨技術對需求理解的不對,還說是PM改了需求。這種情況就需要PM及時與技術溝通,并可以通過分階段測試的方式驗證項目質量,而不要在整個項目完成的時候整體測試。
3、時間管理
確保項目最終按時完成的管理過程。它包括具體功能排期界定,優先級排序,整體時間節點預估,定期更新項目進度表。
三、項目管理工具
大多互聯網公司進行項目管理是吸收了一部分敏捷開發的理念,比如站會、看板、用戶故事等。現就互聯網公司中常用的項目管理工具總結如下:
1、站會
站會是公司中最常用的項目匯報與推進方式,以每周一次或兩次的形式組織。站會的優點在于各方聚在一起討論相互關聯的項目難點,但也有許多站會容易流于形式,成員各自匯報自己的進度,不關心他人進度,只有產品經理在關心。所以產品經理應該利用站會多多討論和推進一些需要各方配合的點,而不是簡單的聽完各自匯報進度后就散會。另外,在站會中可以用可視化任務看板來管理各子項目進度。
2、jira
jira是用來對story進行跟蹤管理的工具,由產品發起story,流轉到研發,再流轉到測試。是比較有效的任務管理工具,它可以免去各方許多線下交流,而以更便捷的線上交流完成任務開發。
3、甘特圖
甘特圖可以幫助產品經理統籌管理整體項目進度。
四、項目管理中溝通的藝術
項目管理最重要的是管理人,溝通是產品經理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PM工作中溝通有許多種方式:郵件、當面、辦公工具。下面將溝通中一些有用的小技巧總結如下。
1、明確目的
溝通就是人與人的接觸,首先產品得知道自己要的什么,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拋出問題讓別人去想,溝通和核心是思考。當遇到了意見或者問題應該如何協調、溝通,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妥協的。在整個過程中產品同時有接受者和表達者兩個身份,表達者要定義自身角色,并不是強行的安排,而是合作關系,任何事情都可以討論,我先表達自己的想法,后續再看對方如何反饋,所以作為接受者也要聽得懂別人說話的含義。
2、認真傾聽
溝通時有很多不順暢的情況出現,如別人會拒絕你的需求。這時應該了解說話者的目的,掌握事情的本質;避免先入為主,選擇性傾聽,偏見,以為知道對方要說什么以及情緒不佳,根據傾聽習慣不同也可做相應的調整。
3、結論前置
最有效的表達是在開口或者撰寫前把話想好。引起對方的注意,讓對方了解話中的意思,并使對方接受了表達者的想法以及產生行動的意識。
4、討價還價
當帶著有求于人目的的溝通時,自己對理想目的設定一個預期,然后再設定一個可接受的最底線,在溝通時可以先拋出最理想的實現方式,如對方不接受,就適當降低預期,這和買東西時討價還價一個道理。最終磨合到一個雙方都接受的實現方式。
以上就是我在兩年多的產品工作中總結出的項目管理小經驗,歡迎大家拍磚,我也會在日后的工作中繼續摸索提煉經驗以使產品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
作者:強悍心心,個人公眾號:中關村小公主(zgcxgz)。
本文由 @強悍心心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