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合光能10GW光伏組件項目現場,機械轟鳴、熱火朝天。“憑借前期投產天合16GW高效太陽能電池等項目建設良好誠信記錄,只用10天,通過審批材料承諾及部門聯合會商,我們就拿到了樁基施工告知書,實現了‘拿地即開工’,開工時間比預期提前了至少兩個月?!笨粗h超預期的建設進度,項目現場負責人戎萬全感慨萬千。
通過審批材料承諾及部門聯合會商,只用10天時間,項目方就拿到了樁基施工告知書,實現“拿地即開工”。這是鹽城經開區探索實施“承諾 審驗”信用承諾制改革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該區聚焦重大產業項目審批流程繁、堵點多、周期長等共性難題,持續探索實施“承諾 審驗”信用承諾制改革省級試點,率先打造出以“政策性條件引導、企業信用承諾、監督有效約束”為核心的治理新路,已累計有21個重大項目成功運用改革成果,常態化實現“拿地即開工”。
政府定規則,設置項目準入“紅綠燈”
堅持“風險可控、審管高效”導向,借鑒國家自貿區改革經驗,設置項目準入“負面清單”和“綠色通道”,明確實施信用承諾制改革的準入規則。將涉及生態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等前期程序復雜、風險較大、糾錯成本較高的項目列入負面清單,筑牢改革“防火墻”;將新能源汽車、光電光伏、電子信息等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主導產業類強鏈補鏈項目,優先納入改革范圍,構建審批服務“快車道”。
流程再重構,開辟項目審驗“直通車”
變串聯為并聯,推行集成服務,實行“一個綜窗受理、填一件材料、簽一份承諾”的“三個一”服務模式,通過“企業信用承諾、部門聯合預審、核發備案文書、實行聯合驗收”四個步驟,提請會商材料減少60%;
集單項成整體,運用“區域評估、三測合一、圖審自承諾”等創新舉措,將土地規劃、節能環保、圖審人防等涉及9個部門的19個標準事項,整合為7類核心事項,實現多部門聯勘聯審聯驗;
融承諾于審批,采用格式化企業承諾文本,替代或容缺審批類材料或文書,減省“編、報、評、批”環節,從立項到施工許可審批時間平均縮減2/3以上,用地穩定項目全程不超過13個工作日,大幅壓減項目投資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過程強監管,鎖牢項目建設“保險柜”
圍繞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實施從跟蹤備選項目、作出承諾到公示處理的全流程監管,覆蓋承諾信息規范、承諾內容檢查等6個環節,形成有力的監管閉環;
按照企業承諾事項清單,開展部門聯動式監管,精準把控項目開工、工程建設、竣工驗收、投產運管等關鍵節點,持續跟蹤服務,確保合規建設;
根據項目特點、風險等級、形象進度,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智慧監管平臺、專業現場核查等手段,對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建筑立面、綠色理念、階段驗收等方面,實行全方位核查。
信用有褒懲,強化主體承諾“守信力”
完善信用信息,將投資企業履信備案執行情況納入信用體系管理,實現監管過程可追溯、問題可監測。實施失信懲戒,依托項目“紅黃藍”監測系統,實行“一企一碼”全程跟蹤,如驗收不合格一律不得投產,分期項目兩年內不得申請承諾審批并列入重點監管,按情節實行相關行業和市場禁入;加強守信激勵,推動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對守信主體在地塊招商、獎補兌現、評先評優、金融支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激勵,強化投資主體守信踐諾的激勵作用。
通訊員 倪玲
校對 盛媛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