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統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計劃入選項目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經評審遴選,“北京地區珍貴戲曲檔案的短視頻傳播”“天津市藝術研究所所藏影像資料數字化保護與利用”“新媒體語境下河北本土戲曲藝人檔案資源線上傳播發展探究”等36個項目入選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統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計劃。
《通知》要求,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及部直屬單位應加強政策支持,指導相關單位及個人按時高質量完成課題研究、成果報送和結項等相關工作。
據了解,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開展了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統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計劃,扶持計劃周期為1年,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將指導入選扶持計劃的青年科研人員圍繞研究主題開展科研實踐。扶持計劃期滿后,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將組織集體答辯,產生的優秀科研成果將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文化和旅游科研工作成果”專欄及相關新媒體平臺進行集中宣傳展示。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統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計劃入選項目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統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計劃評選工作已完成,經評審復核,共36個項目入選,現將名單予以公布。
請有關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及部直屬單位加強政策支持,指導相關單位及個人按時高質量完成課題研究、成果報送和結項等相關工作。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
2022年9月14日
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統青年科研人才
扶持計劃入選項目名單
序號 | 申報人 | 申報單位 | 項目名稱 |
1 | 崔 淵 |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 | 北京地區珍貴戲曲檔案的短視頻傳播 |
2 | 王興昀 | 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 天津市藝術研究所所藏影像資料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3 | 宋小杰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 新媒體語境下河北本土戲曲藝人檔案資源線上傳播發展探究 |
4 | 張 佳 | 廊坊市藝術研究所 | 瀕危地方戲曲劇種資料的數字化傳承與創新應用 |
5 | 薛 莉 | 山西省藝術研究院 | 山西“鑼鼓類”傳統舞蹈珍貴歷史檔案的數字化保護與利用研究 |
6 | 申 飛 | 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院 |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類項目數字化保護性宣傳展示 |
7 | 劉 雪 | 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 | 新媒體視域下遼寧評劇流派唱腔表演的數字化保護與轉播 |
8 | 李卓宜 | 吉林省藝術研究院 | 吉林二人轉小戲選段的非遺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9 | 刁珊珊 | 黑龍江省藝術研究院 | 黑龍江珍貴藝術表演檔案的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10 | 潘 波 | 上海藝術研究中心 | 對藝術檔案數字化保護與可視化再現的探索 |
11 | 張 斕 | 連云港市藝術研究所 | 淮海戲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12 | 陳楠江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融媒體語境下地方瀕危劇種藝術檔案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13 | 溫佳露 |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 新時代浙江地方戲傳承發展與線上傳播路徑創新研究 |
14 | 蔣 彤 | 安徽省藝術研究院 | 安徽省黃梅戲梅花獎演員藝術檔案數字化傳播研究 |
15 | 陳 燕 | 福建省藝術研究院 | 文化產業視角下福建地方戲曲的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16 | 方 亮 |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 江西傳統曲藝的新媒體傳播研究與實踐 |
17 | 應 姿 | 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檔案數據庫建設研究 |
18 | 王篤祥 | 濟南市文化館 | 濟南曲藝珍貴歷史藝術檔案(表演類)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19 | 郝曉靜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河南省豫劇檔案數字化成果傳播路徑探析 |
20 | 湯 曄 | 湖北省藝術研究院 | 漢劇珍稀劇目表演藝術檔案數字化與線上傳播探究 |
21 | 徐 欣 | 湖南省藝術研究院 | 湖南歌舞劇歷史檔案的數字化保護與研究 |
22 | 張傳若 | 廣東省藝術研究所 | 名旦·名劇·名片——老一輩嶺南戲曲名旦珍貴老電影匯輯與展示 |
23 | 楊丹妮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侗戲的數字化保護與新媒體傳播 |
24 | 王建坤 | 南寧市民族文化 | 廣西粵劇藝術檔案的數字化保護與利用研究 |
25 | 王國彥 |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 重慶酉陽面具陽戲傳承與嬗變 |
26 | 白小瓊 | 四川省藝術研究院 | 川劇丑角表演藝術檔案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27 | 劉益池 | 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 | 云南人口較少民族(表演類)文化資源數字化轉化與利用研究 |
28 | 高周禮 | 西藏自治區 | 西藏珍貴藝術檔案數字化保護與利用探索 |
29 | 江寧靜 | 西藏自治區藏劇團 | 覺木隆藏戲身段數字化的保護和利用 |
30 | 王引娟 |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 | 陜西眉戶經典劇目新媒體傳播與應用研究 |
31 | 王炎柃 | 甘肅省文化藝術研究院 | 隴劇珍貴歷史藝術檔案(表演類)數字化保護與研究 |
32 | 顧雅琦 | 甘肅省文化藝術檔案館 | 甘肅小曲子戲的藝術檔案數字化保護利用與新媒體推廣 |
33 | 拉龍尖措 | 青海省藝術研究所 | 青海黃南地區民間藏戲團的珍貴歷史藝術檔案記錄和保護研究 |
34 | 展 帆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寧夏傳統地方戲曲演出檔案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
35 | 邱 磊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新疆維吾爾族傳統舞蹈藝術檔案的數字化保護與利用探究 |
36 | 饒 曦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冀中音樂會大曲傳承與數字化保護 |
來源:中國旅游報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