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投資估算與財務測算問題
1、項目總投資都包含哪些??
答復:因為有些企業認為項目總投資=工程建設投資 二類費用。所以溝通中經常因為認知不同,導致項目方案反復。
項目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鋪底流動資金。簡單表述如下圖:
詳細表述如下圖:
總資金 | 資本金 | 債務資金 | 備注 | |
總投資 | 建設投資 | 用于:建設投資 | 用于:建設投資 | |
建設期利息 | 用于:建設期利息 | 用于:建設期利息 | 有些金融機構不允許債務資金支付建設期利息 | |
鋪底流動資金 | 用于:鋪底流動資金 | |||
鋪底外流動資金 | 用于:鋪底外流動資金 |
2、鋪底流動資金是什么?怎么算?
答復:鋪底流動資金是項目建成后,用于購買原材料、燃料動力、支付工資及其他經營費用等所需的啟動資金。主要發生在項目試運行階段,為建設期和運營期的銜接資金。有了30%的流動資金可以進行3個月左右的項目運行,運行起來后,可以申請70%的流動資金貸款
鋪底流動資金=流動資金×30%
3、建設單位管理費都包括什么費用?
答復:建設單位管理費指建設單位為建設項目的立項、籌建、建設、竣(交)工驗收、總結等工作所發生的費用性質的支出。不包括應計入設備、材料預算價格的建設單位采購及保管設備、材料所需的費用。
建設單位管理費的內容包括:不在原單位發工資的工作人員工資及相關費用、辦公費、辦公場地租用費、差旅交通費、勞動保護費、工具用具使用費、固定資產使用費、招募生產工人費、技術圖書資料費(含軟件)、業務招待費、施工現場津貼、竣工驗收費和其他管理性質開支。
4、建設期利息怎么計算?
答復:建設期利息是債務資金在建設期內發生并應計入固定資產原值的利息。利息詳細計算應根據資金進入的節點,考慮實際的資金使用時間進行計算。
在可研階段,可按照下列公式簡易計算:
建設期各年應計利息=(年初借款余額 當期借款/2)×貸款利率
5、運營期貸款利息怎么計算?
答復:運營期貸款利息一般會一年償還2次,在可研階段可以按下列公式簡易估算:
運營期應計利息=(期初借款余額 期末借款余額)/2×貸款利率
6、貸款寬限期怎么確定?
答復:寬限期內只還息,不還本,寬限期一般與建設期相同。
貸款寬限期為貸款發放后,在合同約定的時期內,借款人只需按約定支付利息,暫不歸還貸款本金。待寬限期結束后,對貸款發放金額按合同約定的方式還本付息。
寬限期原則上與項目建設期相同,一般不超過項目正式投入運營的第二個年度。由于企業生命周期較短,銀行對其貸款期限也較短,股份制銀行民營企業貸款期限一般為3-7年;農發行民營企業為10年,國企可放寬到15年;PPP項目根實際情況可到20年。因此貸款寬限期不能過長,一般不超過3年。
7、還本付息的方式什么?每年還本都必須一樣嗎?
答復:一般為等額本金方式,每年還本金額一樣??紤]到經營性項目前幾年沒有達產,收益能力差,可能會還不上本金,銀行規定還本金額可以降低,達產或穩定運營后再等額還本。一般前幾年還本額度的確定,是考慮達產率、項目實際的成本投入、償債備付率等指標因素綜合確定。
8、償債備付率怎么算?銀行要求是多少?每一年要求多少?平均多少?
答復:償債備付率(DSCR)=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計入總成本的全部還本付息
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企業所得稅
償債備付率應分年計算,償債備付率高,表明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保障程度高。所有年份的償債備付率都應大于1,銀行要求還款期內平均償債備付率要大于1.2,國企央企會放寬到1.1。
9、利息備付率怎么算?銀行要求是多少符合?
答復:利息備付率(ICR)=息稅前利潤/計入總成本費用的全部利息。
息稅前利潤=凈利潤 所得稅 利息
利息備付率應分年計算。利息備付率高,表明利息償付的保障程度高。銀行要求所有年份的利息備付率都要大于1。
10、折舊和攤銷的區別是什么?怎么計算?年限怎么確定?
答復:折舊和攤銷的區別是:
(1)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損耗的這部分價值,應當在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內進行分攤,形成折舊費用,計入各期成本。攤銷就是本月發生,應由本月和以后各月產品成本共同負擔的費用。
(2)折舊的是資產,攤銷的是費用。折舊一般指固定資產的折舊;攤銷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待攤費用的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費、技術開發費、其他無形資產等。
(3)折舊和攤銷都是逐步的計入成本費用,但是計入的期限長短不同。
計算方法:
折舊的計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常用)、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平均年限法(常用)計算公式為: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無形資產攤銷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計殘值。計算公式為: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年限確定:
固定資產按最低使用成本來確定折舊年限,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房屋、建筑物為20年;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電子設備為3年。生產性生物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林木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為10年;畜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為3年。一般在項目可行性研究中,房屋建筑折舊按30年、設備10年。
無形資產攤銷不低于10年。項目中一般在投產后10年內平均攤銷,土地使用費可按土地使用年限平均攤銷。
11、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怎么計算?是什么意思?貸款為什么要用這個指標?
答復: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凈利潤 所得稅 利息 折舊 攤銷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是扣除利息、所得稅、折舊、攤銷之前的利潤。剔除攤銷和折舊,是因為攤銷中包含的是以前會計期間取得無形資產時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資人更關注的當期的現金支出。而折舊本身是對過去資本支出的間接度量,將折舊從利潤計算中剔除后,投資者能更方便的關注對于未來資本支出的估計,而非過去的沉沒成本。
12、增值稅怎么計算的?進項稅、銷項稅怎么回事?能不能開票時候不交稅?
答復: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含稅)銷售額÷(1 稅率)×稅率
進項稅額=(含稅)外購原料、燃料、動力費用÷(1 稅率)×稅率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不含稅銷售額×征收率=含稅銷售額÷(1 征收率)×征收率
繳納的銷項稅額是納稅人銷售商品、提供相關應稅服務按照獲得的收入和增值稅率進行征收的稅額。進項稅額是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按照支付或者負擔的費用和增值稅率進行征收的稅額。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因此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時應用銷售收入扣除掉成本,即銷項稅額扣除進項稅額,只對增值部分征稅,避免重復征稅。
小規模納稅人由于規模小,會計核算不健全,采用簡易計征辦法,按照銷售額和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且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開票時候不能不交稅,《增值稅暫行條例》明文規定開了票就是納稅義務已發生,就要繳納增值稅。發票既是收款人確認收入的依據,也是稅務機關核定稅收的依據,有了收入就要對增值部分繳納增值稅。
13、注冊資本與資本金是什么關系?
答復:沒有關系。
但對于新設法人主體的新建項目,有注冊資本=資本金的情況。常見于PPP項目。
對于銀行融資項目,注冊資本只要滿足不低于1000萬元,不低于計劃融資額的10%即可。
但資本金必須要滿足不低于項目總投資20%的線(對于不同主體性質,不同類型項目,資本金比例可能有不低于25%,不低于30%,甚至是不低于40%的情況)。
項目資本金是社會資本進行項目投資時,其至少需要持有的自有資金,一般不低于總投資的20%,主要強調的是作為項目實體而不是企業所注冊的資金。
注冊資本是指企業實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注冊資本,通常指營業執照登記的資金,即會計上的“實收資本”或“股本”,是企業投資者按比例投入的資金。在我國注冊資金又稱為企業資本金。因此,項目資本金有別于注冊資金,二者沒有關系。
14、常用的財務分析指標有哪些?
作者:胡志輝
河北潤揚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本文內容為本人與小伙伴在工作過程中的搜集整理,因水平有限,如有差錯,歡迎留言批評指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