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OKR?
OKR的全稱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翻譯過來就是“目標和關鍵成果”。它是一種目標管理方法,是在一定周期內為企業和團隊設定的戰略和目標。在每一個周期結束的時候,OKR能夠幫你評估團隊目標的執行和完成情況。
投入一筆精力專注在公司戰略和目標的制定上,并將這些戰略和目標以一種接地氣的方式清晰的傳達給員工,可以幫助他們看清公司的發展藍圖,以及他們能為公司的發展做些什么,最終統一軍心,向著統一的目標進發。這就是OKR的價值所在。
OKR的發展歷程
1976年左右,Intel第一個實踐了OKRs,還確定了OKR的兩個核心原則:
①在精不在多。因為它就是用來明確并聚焦工作重心的;
①全體公開、透明。這樣所有人能更一致的對齊整體目標,減少內耗。
后來,隨著Linkedin、Twitter、Sears、Zynga等公司相繼開始用,OKRs在硅谷變的盛行起來?,F在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創業企業開始用OKR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遍地開花。
OKR長什么樣子?
OKR是由4到5個目標構成的,每個目標下又會包含3到4個關鍵結果。
舉個例子,某互聯網公司在某個季度為了更好的提高產品體驗,產品負責人提出了這樣的目標和關鍵結果:
O:使產品的訪客到留存的轉化比率提高到5%
KR1:改版注冊流程,提高注冊轉化率到30%;
KR2:提高App的30天留存率到45%;
KR3:上線HR應用。
其中,O就由產品負責人擔任PM(項目經理),KR分別由相關的負責人負責。如App的30天留存率的KR,就是由移動產品經理負責。
再來看一個例子,這是一個研發負責人提出并負責的OKR:
O:提高明道產品的穩定性,使可用性達到99.99%
KR1:代碼審閱覆蓋率達到100%;
KR2:測試流程專業化,用例覆蓋率100%,用例通過率100%;
KR3:產品運行可靠,不多于1次宕機。
KR4:Bug平均停留不超過3天。
為什么要用OKR?
1、OKR能讓我們抓住主要矛盾,找出對企業發展真正重要的事。
2、讓我們能聚焦優勢資源在最重要的事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資源浪費,這對創業企業尤為重要。
3、能讓團隊成長的迭代周期更短。
4、能讓每個人都有清晰的目標感,都能盯在重要的事情上。
5、能讓每個人對目標的理解都是一致的,從而同心協力,避免因為方向分散帶來很多內耗。
6、能讓我們變的更加主動,避免被競爭者牽著鼻子走。
OKR該如何實施?
OKR的三個層次
公司OKR:明確公司的整體目標,聚焦重點。
團隊OKR:明確團隊的工作優先級。它并不是公司OKR的簡單拆分,也不是個人OKR的簡單匯總,而是從團隊層面重新思考并確定出來的。
個人OKR:明確自己該做什么,是最具體的一層。
OKR的實施周期
準備階段:一般11月,12月份就可以開始構思、準備明年Q1的OKR了。
確定OKR:OKR的確定是在季度初的OKR會議上完成的。OKR會議可以是全員參加,也可以是只有管理層參加,人數盡量多些,但也別過多,10到30人都是不錯的,形式上最好分成幾個小組。OKR會議的流程首先應該是CEO重新描述愿景和戰略,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或分組討論,或分別闡述,確定出OKR。
公示OKR:公示并不只是把確定好的OKR知會到全員,而是要就為什么定了這些目標,實現這些目標對公司的意義,一起完成這些目標需要大家分別做什么等問題做詳細的溝通,確保大家大家對目標的理解一致。
執行OKR:執行是整個周期的重頭戲,執行的重點是“定期檢查,必要時調整”。一般一周或一月檢查一次,跟普通的工作匯報一樣,OKR的Review要涵蓋“目標、當前進度、遇到的問題、問題的原因、需要的支持、下一步的計劃”。
復盤OKR:這也是在OKR會議上做的,是整個實施周期的結尾。主要內容就是OKR的每個負責人闡述回顧整個過程,包括“目標是什么,為什么定這個目標,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最終的結果是什么,有什么經驗和教訓,下一步建議,給自己打分”,除了個人,還要有整體的總結,總結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更好的開始。因此,OKR會議一般是兩個重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復盤上季度OKR,第二部分是確定當季OKR,時間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兩天。
OKR的8個原則
1.OKR要能支撐戰略
這是極其重要的,OKR是為戰略服務的,我們不能為了OKR而OKR,要時時記得OKR的目的是什么。要做到支撐戰略,就需要我們確定出正確的OKR,而這恰是難點所在,這就需要決策者們正確的判斷當前環境和發展趨勢,清楚資源與力量,以及掌握規律所在。
2.最多有5個O,每個O最多4個KR
寫到紙上的話,最好一頁紙,最多不超過2頁。這是少而精的原則,是基于聚焦的考慮。往往決定一件事成敗的因素就那么幾個,我們就是要找出這幾個關鍵的,然后集中優勢資源,打殲滅戰。對于資源緊張的初創企業,聚焦尤其重要。
3.目標要有野心,有時甚至要有些不舒服
從打分來看,最終得分在0.6~0.7是最佳的,當然前提是執行是沒問題的。如果得分在0.4,很可能是目標定的太難了,這樣容易讓人受挫,如果得分是1分的話,很可能目標就定的太簡單了,起不到目標的拉動作用。最佳的OKR應該是既有挑戰性,還要切合實際。
4.一定要可以衡量
完備的OKR不僅要制定大的“目標”,也要確立易于衡量的“關鍵成果”。不可衡量的目標,不能叫目標,最多叫方向。像”提高團隊士氣“這種就是不合格的。像“使產品從訪客到留存的轉化比率提高到*%”這種,到季度結束,完成與否,完成程度是非常明確清晰的。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是允許目標適度模糊的,但關鍵結果必須可量化。
5.一定要有截止時間
不設截止時間的目標,也不是目標,起碼是不完整的目標,在執行時往往會造成一拖再拖,變的拖拉不堪。
6.要有60%以上的目標是自下而上提出的
一件自己認為重要并提出要做的事,和上級分配的任務,做起來的動力是不一樣的。給予員工一些自主(要做什么,什么時候做,什么方式做),總是能很好的激發自我驅動力。
7.目標必須100%的都是協商并同意的,不能是命令
如果做不到自主的提出,而戰略又需要更高的目標,領導就可以跟負責的員工協商定出目標,但一定不能是命令,否則很容易毀掉員工的自我驅動力。
8.OKR實施的3個關鍵點
OKR要全員公開;OKR要打分;OKR不是績效考核工具。
OKR的執行該注意什么?
確定落地方案;
定期檢查;
必要時調整;
優先OKR。
在執行時,經常會遇到常規業務與OKR的資源沖突,這時要優先OKR。
OKR在什么時候用?
OKR并不是覆蓋公司的全部工作,只有那些需要特別關注的領域以及不做出額外努力難以達成的目標,才用這個系統。日常工作不需要計入OKR。一般都是戰略、創新相關的,是一些突破性的。從企業發展階段來看,下面幾種情況用的最多:
初創期:生存試錯。
成長期:消除成長的制約,增強增長的動因。
成熟期:發掘新的增長機會。
實例解析
準備階段:
在9月份,團隊就會開始準備Q4的OKR。一般是老板把一些重要的議題提前發出來,然后大家就有側重的去準備。當然除了重點議題,每個人還可以準備自己認為重要的。準備的越充分,開會的時候就越有效率。
確定OKR:
1.CEO闡述愿景和戰略,以及介紹當前行業環境變化,以及趨勢判斷等。
2.COO兼主持人會把業務流程圖畫到白板上。
3.大家就準備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
4.每個人把自己認為重要的O寫在便簽上,然后貼到白板上相應的區域。如果不在主要業務流程圖里,就貼到一邊。
5.每個人解讀自己貼上去的O。有時候為了節約時間,也會按小組呈現和解讀。
6.投票產生O。
7.同樣的方法,產生KR。
8.確定OKR的負責人。
9.公示OKR:
確定完OKR,CEO會發一條動態@全員,將當季度的OKR以及為什么定了這些OKR跟全員做溝通。
10.執行OKR:
周會/月會的定期檢查。
將整個OKR建成項目和任務,公示給全員。所有的協作過程都在任務中完成,最新進展情況都在任務中及時更新。
11.復盤OKR:
每個OKR負責人依次回顧自己負責目標的執行情況,包括“目標是什么,為什么定這個目標,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最終的結果是什么,有什么經驗和教訓,下一步建議,給自己打分”。
12.CEO做最后的整體總結。
愉快的結束,迎接新的開始。
簡單講,OKR就是挑出來公司最重要的事,然后集中優勢資源打殲滅戰,OKR就是最大化地調動起每個人的力量。OKR是要服務戰略的,是實現戰略的方法和手段。OKR的實施有自己的方式和流程,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OKR的原理原則,把握好就可以了。
–End–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