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圍繞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推出AI(人工智能)黨建云平臺及微信公眾號、APP,致力于搭建黨組織、黨務干部和黨員的組織平臺、學習平臺、交流平臺和展示平臺,積極探索黨建信息化、平臺化、數字化,實現“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著力解決黨支部和黨務干部“新人不會干、老人不愿干、能人不樂干”的機制問題,切實解決基層黨建“不會干”“干不好”的路徑問題,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工作背景
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AI等新技術發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為基層黨建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黨建信息化是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好形式、好辦法。
AI云黨建立足自身實際,堅持目標導向,著眼于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求,進一步明確“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等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破解黨建工作中人少、事多、任務重等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進一步明確“為什么這么干”“誰來干”“干多少”等工作思路;堅持過程導向,著眼于黨建工作不會干、干不好等問題,進一步明確“什么時候干”“干多少時間”“將要怎么干”等工作路徑;堅持結果導向,著眼于黨建工作質量不高、效果不好等問題,進一步明確“干得怎么樣”“解決什么問題”“發揮什么作用”等工作成效,是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的一次大膽探索、有益嘗試。
主要做法
AI云黨建——打造黨員學習“云課堂”。通過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欄目,實時學習黨建理論文章、法律法規等內容,實現黨建學習與業務學習的“雙提升”。通過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欄目,進行化零為整專題學習、碎片化自主學習,實現學習形式和學習內容的“雙融合”。通過題目庫和考試平臺,做到隨學隨考、隨測隨評,實現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的“雙促進”。
AI云黨建——打造黨建宣傳“主陣地”。通過啟動頁定制宣傳內容,定期更新宣傳主題,突出宣傳重點,實現宣傳主題化。通過榮譽管理版塊,讓支部集體及黨員個人榮譽“云”呈現,激發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增強組織歸屬感和黨員榮譽感,實現宣傳可視化。通過資料庫版塊,提高理論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宣傳模塊化。通過信息化展示版塊,將黨內統計、黨組織和黨員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為黨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實現宣傳智能化。
AI云黨建——打造黨群管理“服務站”。通過黨務公開版塊,明確支部組織結構、組織成員及支部主要職責。通過流動黨員與黨員管理欄目,解決黨員轉入轉出不及時和流動黨員管理難問題,推動組織建設規范化。通過主題黨日、“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費管理、黨員活動、談心談話及黨員關懷等欄目,在關鍵環節、關鍵時間幫助支部規范組織生活流程和要求,推動組織生活標準化。通過學習、分享、體會、活動等積分管理,激發黨員積極性,提高組織生活吸引力,同步解決黨建學習、活動無法量化考核的問題,推動組織管理數字化。通過黨員承諾、政治生日和微心愿欄目,鼓勵黨員承諾踐諾,進一步強化黨員身份和宗旨意識,過好“政治生日”、喚醒入黨初心,推動黨性鍛煉制度化。
AI云黨建——打造黨務干部“充電寶”。通過新手上路版塊,利用視頻開展“手把手”“一對一”教學,確保黨務干部熟練掌握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費管理、主題教育等內容。通過年度計劃與年度總結欄目,做到黨建工作有計劃、有歸納,結合季度督查,確保黨建責任目標如期實現。通過支部手冊欄目,明確黨建工作的時間要求、實施步驟、計劃目標等要素,實現黨組織“照單履職”。
主要成效
AI云黨建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牢牢把握服務黨員、服務黨組織建設的基本功能,實現了認識與實踐、形式與內容、創新工作與凝聚力量相統一。
“云”宣黨建,實現一“云”貫通。通過AI云黨建策劃黨建主題,讓黨的理論和主張深入基層,打造理論宣傳的前沿陣地。引導黨員主動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增強榮譽感,打造作用發揮的示范陣地。緊跟形勢、緊貼群眾、緊扣主題,實現多角度、多層次傳播,打造專題宣傳的文化陣地。
“云”育黨員,實現一“云”在手。按主題、需求、時效進行學用結合,做到學習主題差異化。通過電腦、手機,實現多渠道、全覆蓋,做到學習方式便捷化。通過定期推送專題,讓黨員第一時間了解黨情、民情,做到學習內容系統化。及時提醒督促并積分獎勵,提高黨員積極性,實現學習結果可量化。
“云”管黨群,實現一“云”互動。云平臺及時反映黨員學習狀況和參與情況,關心解決黨員在學習、工作上的實際困難,真正成為黨員群眾參與、互動交流平臺,體現出黨組織的溫暖,讓黨員在思想上相信黨、情感上依靠黨、政治上維護黨。
“云”助黨務,實現一“云”全通。通過AI云平臺,引導黨務干部掌握黨建工作流程和規范,真正成為黨務干部的“袋中寶”“充電寶”,通過云黨建的制度化、信息化、數字化,讓黨務干部成為黨建“內行人”。
經驗啟示
與時俱進,體現創新性。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提升學習效果,逐步用“鍵對鍵”取代“面對面”。創造性地運用技術手段解決現實問題、展示黨建成果、抓好落實能力,實現資料信息化、流程固定化、系統規范化。
標準規范,體現原則性。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突出問題導向,解決黨務干部不想抓、不會抓的問題。把抽象的基層黨建工作內容轉化為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寶典”,促進黨建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可視化管理。
學用結合,體現有效性。注重學用結合、突出實踐特色。利用云平臺,深挖數據潛在價值,尋找規律和異常點,通過信息化手段,把癥結找準、把思路厘清、把措施做實,著力解決支部書記、黨務干部“心中無思想、手上無抓手、腳下無路子、工作無成效”等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