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虹口區司法局發布《以網格化理念推進虹口區律師行業黨建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將進一步通過黨建引領,為推動虹口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堅實法治保障,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我們希望結合街道片區的劃分形成網格,將優質的律師資源輸送到基層一線,在問題清單、資源清單的基礎上,形成第三張有針對性的‘方案清單’,進一步發揮律師在全面依法治區中的作用。”虹口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共有律師事務所95家,執業律師1644名,黨員律師519名。綜合考慮轄區范圍、律所分布、律所黨員人數、樓宇園區等情況,該局探索虹口區律師行業網格化黨建試點工程。即,根據全區8個街道行政管理片區,劃分律師事務所網格片區,將轄區內所有律所進行統籌劃分進入8個片區分網格。每個片區有網格牽頭人、網格長、網格黨建指導員,由1至3家黨建工作成績突出、業務綜合能力顯著的“核心所”、若干中小所、一個聯合黨支部組成。由此,將每一家律所、每一名律師都納入一個分片區網格的同時,實現黨建全覆蓋,最終實現黨建引領推動律師行業規范發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帶動公共法律服務集聚,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強化基層社會法治治理,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區。“讓每一家律所和每一名律師都能在虹口經濟社會建設中有所作為,讓法治在每一個網格中都觸手可及。”
虹口區律師行業黨委委員、上海天一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陸艷說,律所和律師具有天然的服務性,加上黨建工作和社區土壤的融合性,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黨員律師參與社會治理、服務社會的積極性。此次試點律師行業網格化黨建,能夠推動律師事務所因地制宜,更好地承擔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職責使命,將黨建工作的觸角延伸到每家律所和每名黨員律師,打通基層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以她為例,結合她多年參與舊改征收法律咨詢服務的經驗,此次她和她所在的天一所就與江灣鎮街道“結對”,這里有著市區內最大的保障房基地彩虹灣。昨天,她已與團隊前往江灣鎮街道司法所對接。經過交流,雙方初步設定了“方案清單”,如:針對加裝電梯常見法律問題提供咨詢,進行“法與少年”等普法進校園、進樓宇活動,結合北部功能區建設以法律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等。她希望借助街道本身的集體公益品牌,打造一批為民服務項目,將之前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法律服務活動成果常態化。
近年來,虹口區司法局持續推動派出所、司法所、律所“三所聯動”,落實居委法律顧問制度、成立舊改律師法律服務工作室等工作,積極發揮律師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化解矛盾糾紛、開展普法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單穎文
編輯:蘇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