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722字 閱讀時長約3分鐘
2020新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國首當其沖。疫情之下,國家按下了暫停鍵,中國人民以14億人同心的凝聚力,以最快的速度撲滅了國內疫情,并毫不猶豫、毫無保留地向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這不禁讓人思考,我黨的執政智慧、中國人民的凝聚力,年輕一代的責任擔當來自哪里?是怎樣的歷史才造就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5月24日,商河縣中醫醫院行政后勤黨支部王健同志以圖文結合PPT的形式生動巧妙、實事求是、條理清晰地論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正義、艱辛和偉大,重溫我黨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帶領人民建立新中國,凝聚民族之脊梁的這一段苦難輝煌。
再次閱讀這段滄桑變幻歷史,記憶將我們拉回到那艘從南湖出發的紅船,拉回到那段銘刻在黨的歷史中的崢嶸歲月,我們看到了歲月的沉浮,也對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成立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精神深深震撼和感動,跨越雪山、翻越峻嶺、踏過草地、走過沼澤……在絕境處不懈堅持,渴望生存。支持他們的是什么?是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
聽完黨課,黨員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分別結合自身崗位,積極探討了對于本次黨課的學習感悟。
“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我們慶幸自己生活在歲月靜好的和平年代,生在幸福當下的我們,雖然未經歷過戰亂的痛苦,也少有對國家未來的擔憂與憂慮,但卻始終不曾忘記革命先烈們對祖國的拼死守護。
從苦難走到輝煌,中華人民14億人同心的凝聚力,是在黨的領導下,一次又一次的抗爭中鍛煉出來的;年輕一代舍我其誰的責任與擔當,是革命先烈們為國犧牲,精忠報國之精神在當代的回響。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支部書記牟清華要求廣大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認真研讀《苦難輝煌》,進一步熟悉、掌握黨史,將黨史內化于心,樹立“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的理想信念。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未來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綻放奮斗光芒,勇逐復興夢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