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巷鄉黨委樹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理清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目標,以“13356”黨建工作思路聚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圍繞“一條主線”
緊緊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這條主線,采取“現場培訓、以會代訓、觀摩學習、點單培訓”等方式,定期不定期舉辦各類培訓班,強化鄉村社干部、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人才隊伍能力提升培訓。通過“支部 合作社 示范點 農戶”等模式,建成以五味子、架豆和生姜種植為主產業示范點,著力培育一批立足資源實際、快速助農增收特色產業。持續推行人居環境整治“六項制度”,以村莊建設規劃合理、重點領域整治有效、公路沿線節點合理、美化綠化相得益彰、鄉村面貌切實改善、人居水平全面提升為目標,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挖掘一批傳統文化產業、培育一批文化傳承人、組建一支宣傳隊伍、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為著力點,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站)為平臺,全力推動文化振興。以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為抓手,堅持“思想優化、能力提升、作風轉型、干部調整”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五比五樹”深化“紅旗黨支部”創建,著力將全鄉10個黨支部建設成全縣示范型的標準化黨組織。
聚焦“三個目標”
著力將全鄉10個黨支部建成示范類黨支部。堅持“軟件統一規范、硬件系統提升”的原則,對全鄉10個黨支部一律按照示范點標準進行建設和打造,確保全鄉基層黨建水平提質增效。著力將六巷鄉海旺養殖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建設成縣級黨建示范點。深化“三鏈”建設,堅持“組織生活制度高效落實和合作社建設高標準運營”有機結合,通過“黨建載體創新和聯農帶農機制建設”深度融合,著力將海旺養殖合作社建設成為“鄉級叫得響、縣級有特色、市級有影響”的黨建示范點。著力將全鄉8個農村黨支部建設成“一支一品、一村一特”黨建示范點。全鄉8個農村黨支部立足自身實際,統一按照“一個支部一個品牌、一個村一個特色”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動示范點建設,著力構筑全鄉一桿旗、各村有亮點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打造“三大品牌”
依托海旺養殖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深化“兩加三建四帶”模式,打造“黨建 蛋雞養殖產業”特色品牌。以全年養殖蛋雞10萬羽為目標,注冊“海旺”商標、建成產業集群、帶動村戶同步增收,爭創市級示范合作社。在西和縣永宏鑫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黨群共富黨小組”,打造“黨建 文旅康養產業”特色品牌。按照“三鏈”建設要求,著力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把黨員聚在產業鏈、讓群眾富在產業鏈,全力打造集休閑、垂釣、餐飲、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一處,在文旅康養產業發展上實現突破、形成特色。在境內企業建立“村企共富黨小組”,打造“黨建 工礦產業”特色品牌。以“黨企聯建、村企共建”為目標,著力讓黨旗飄揚進企業、讓黨建文化進車間、讓黨員服務零距離,打造“黨建 工礦產業”的特色品牌,堅持黨建引領服務企業,助力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深化“五項活動”
堅持“日常規范、每月自評、季度考核、半年驗收”的原則,有力有序開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實現示范類黨支部建設標準化100%全覆蓋。堅持“年初定目標、全員抓落實、年終評紅旗”的思路,高質量開展五比五樹活動,年終力爭創建紅旗黨支部3個,三星級以上黨支部實現全覆蓋達到100%。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抓手,通過“業務培訓、現場教學、實地演練”等方式切實提升隴南市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巧鄉民事大家談”黨群活動日推廣運用水平,著力解決一批群眾最關心難題、興辦一批群眾最關注實事。深化平安鄉村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示范點建設活動。以平安鄉鎮、平安村社創建為契機,以深入開展七種領域行動風險隱患排查化解為抓手,規范制定村規民約,建設群眾說事室等陣地,組建便民服務隊等服務團隊,全力保護人民健康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鞏固提升和創建活動。持續鞏固廖壩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建設成果,扎實開展下巷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建設工作,以“七講”活動開展位抓手,充分發揮“小板凳宣講團”作用,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培育主流價值、活躍文化生活、推動移風易俗。
建立“六種機制”
建立“六種機制”。建立農村黨員分類教育管理機制。將全鄉234名農村黨員根據實際劃分為“干部黨員、流動黨員、年老黨員、無職黨員”四種類型,進行目標化、積分化教育管理。健全完善農村黨員積分管理機制。按照“參加學習、開展服務、履職盡責”三個方面,采取“月統計、季公示、年評比”的方式進行積分制管理。建立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踐諾評比機制。年初根據無職黨員愛好、特長,給每名黨員合理設置崗位,按照崗位公示、責任公開、承諾踐諾、季度評比的流程,鼓勵每名黨員主動參與村級事務。深化農村黨員“爭星奪旗”機制。按照10名黨員一面“流動紅旗”原則,對每個月積分排名第一的黨員,由黨支部書記帶隊上門授予“流動紅旗”,激發黨員干事熱情。建立“黨企聯建、村企共建”共建共享機制。結合境內工礦企業多這一實際,通過支部與企業聯合開展各類活動,構建村企和諧共生、成果共享、互利共贏的良好氛圍。探索建立深化“黨建 網格化”管理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將全鄉8個行政村劃分為大網格,由包村領導兼任網格長;將38個村民小組劃分小網格,由村社干部兼任網格長;把1165戶農戶劃分為微網格,由在家黨員擔任網格員;在轄區7家工礦企業和3家鄉直單位建立“專屬網格”,由本單位干部和企業職工擔任網格員,實現了“全鄉一張網、一村一大網、一社一小網、一戶一微網”網格服務全覆蓋,構建出“戶戶有網格長、人人是網格員、全民爭當先鋒隊”的和諧氛圍。
(來源:隴南西和六巷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