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呂華 吳思 牛曉芳
ChatGPT帶起的技術風浪席卷各行各業的同時,也讓不少嗅到商機的人賺到了第一桶金。
近日,風口財經記者在微信平臺注意到,有個人商家號稱能夠通過搭建聊天群,提供包月訪問ChatGPT服務,除此之外,他們還能將ChatGPT接入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而靠著這些服務,個別商家已經實現兩天時間狂賺十余萬元。
微信里的ChatGPT究竟是什么樣的服務模式?又會滋生出哪些交易亂象?風口財經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微信里販賣“ChatGPT體驗”,兩天入賬十余萬
從詩詞到科普,從論文到劇本……ChatGPT憑借出色的交互能力火爆全球的同時,普通人如何體驗一把它的智能卻始終是個難題。
有需求就有服務,近日,風口財經記者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注意到,已經有商家開始販賣“ChatGPT體驗”,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為:每月支付10元可進入“ChatGPT會員群”,體驗與ChatGPT的智能互動。
某問答平臺,將ChatGPT 接入微信的經驗分享貼獲得極大關注
隨后記者進入該會員群內了解到,體驗大概的形式為:提問者先在群內提出問題,然后再由一個號稱是與ChatGPT綁定的機器人賬號在群內@提問者進行回答,答案為該機器人賬號從ChatGPT處搬運。
10元體驗到的ChatGPT互動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和朋友就接觸到了ChatGPT,當時寫代碼搭建程序,可以直接將ChatGPT問答內容搬運到微信賬號。一開始只為了好玩,后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萌生了賺錢的想法。通過幫社群搭建接口,以及拉人進群體驗,最火的時候兩天就賺了十幾萬。”從事互聯網接口開發的博贏說道。同時,他也是十幾個“ChatGPT會員群”的運營人員。
個人商家發展的ChatGPT體驗群
博贏告訴記者,這類包月訪問服務還可以“分銷”。在博贏提供的方案中,會員可以拉新人進群,也可以單獨建群拉人,后期盈利五五分成;或者每月花費500元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微信接口,賺取拉新利潤。“但要避免建立的微信群過多,這些都會有被封號的風險。”博贏提醒記者,介于微信平臺嚴苛的傳播條規,關于投資、炒股等具有引導性和違法類內容也是無法搬運的。
除了這種包月訪問服務,博贏還能將ChatGPT與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綁定,幫助公司或個人維系用戶和引流,這個則需要每月支付500-2000元不等。
風口財經記者在微信中搜索“ChatGPT”發現,目前已有數十個相關公眾號。這些公眾號服務結構近乎一致,下方菜單一部分通過跳轉小程序,提供“ChatGPT在線聊天服務”,另一部分則引導用戶成為其下線代理。記者隨機選擇了一個名為“社小牛”的微信公眾號進行測試,在回答完兩個問題之后,公眾號提醒記者“額度使用完畢”,如果想要獲取更多額度需要購買會員,會員價為49元/月。
個人商家分銷拉“下線”規則
接入ChatGPT的公眾號仍然大量存在
兩分鐘搞定的“鏡像產品”
“通過在ChatGPT的官網批量注冊賬號,再運用一定的技術邏輯將ChatGPT接入到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相當于做了一個ChatGPT的鏡像產品。”一家國內頭部科技企業技術總工程師劉昊如是理解“微信里的ChatGPT”。
以他的從業經驗來看,做出這樣的“鏡像產品”并不需要多么高端的技術,只需搭建一個接口平臺,一端連接官方程序,一端連接國內用戶,國內用戶向“鏡像產品”提問,“鏡像產品”向官方賬號轉述,然后再將官方的回答傳回給國內用戶。劉昊坦言:“只要是對前端、后端有一定了解的程序員,基本上都能搭建,也就只需兩分鐘搞定。”
而無論是將ChatGPT接入微信還是公眾號、小程序,成本也并不算高。劉昊向風口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完成ChatGPT的接入服務需要花費的成本大概包括ChatGPT注冊費用、服務器租賃費等,考慮到ChatGPT目前仍免費向公眾開放,服務器租賃為一次性投入,一年的費用大約在一百塊錢左右,且一臺服務器可對應多個賬號,因此開發一款“鏡像產品”的成本將無限趨近于0。“顯然,500-2000元/月的收費有點太忽悠人了。”
低門檻、高回報,推動了ChatGPT鏡像產品的野蠻生長。此前有媒體報道,在代碼開源平臺GitHub上,不少用戶已經分享了多種利用技術手段將ChatGPT接入微信公眾號的方法,最火的方法得星數已經超過兩千。風口財經記者粗略統計后發現,目前僅在知乎、抖音、小紅書社交平臺,已經不乏數十款ChatGPT鏡像產品,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大部分為網站、公眾號、小程序、APP等,而其背后注冊主體除了小微互聯網企業,更多仍是個人。
律師:涉嫌違法犯罪
技術從來沒有問題,事實是,不符合商業化政策的技術實現路徑才是將這門“生意”標注為“灰色”的關鍵。
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張寶清律師認為,無論是以“體驗”之名執行的ChatGPT包月訪問,還是所謂“鏡像產品”的開發,均違反了《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按照相關規定,計算機信息網絡直接進行國際聯網,必須使用國家公用電信網提供的國際出入口信道,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進行國際聯網。
張寶清表示,以營利為目的,利用國外服務器搭建VPN,未經國家信息產業部門許可,擅自經營VPN業務,并經營買賣國外賬號,涉嫌非法經營。對于經營者可由公安機關責令停止聯網,給予警告,可以并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涉案金額較大的還涉嫌犯罪,可追究刑事責任。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曹世勇認為,未經OpenAI授權,私自開發接口的行為,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或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上述涉嫌違法甚至犯罪的行為,可能導致服務合同無效,消費者可要求返還服務款項,但消費者也有一定過錯,可能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曹世勇表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