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的社會環境對鄉村黨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黨員的消極思想與安于現狀相融合,使得對黨的理想信念需要進一步加強,結合鄉鎮組織的建設,要充分發揮黨組織教育的作用,緊緊圍繞當前的重點工作,明確自身職責與使命,抓好黨員培訓教育工作。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作為鄉鎮開展培訓的中心力量,他們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培訓的質量,可見,組建一支高素質、高水準的教師隊伍,有助于黨組織在鄉村黨建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鄉鎮要注重培訓教師在其教育黨員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要通過對教師的培訓學習,從而提升教師對黨建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同時可以可邀請省市內優秀的黨建專家去鄉鎮授課,豐富本鄉鎮教師的閱歷與眼界,從而助力鄉鎮培訓教育。
創新培訓方式。鄉鎮培訓教育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鄉鎮干部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講授式教學上,要推行研討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積極引入現代教學培訓的方式,完善情景體驗式教學,用新的培訓方式去提升黨建教學質量,增強黨員干部對黨建工作的重視。同時,可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手段,如網絡視頻教學、線上講座等形式,去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也可以到實地現場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課程開設要合理。要緊緊圍繞當前黨建工作的中心開展的同時,要注重黨員的個性化需求,對于黨員干部較為關注的熱點開展教育培訓,旨在凸顯服務意識,這也是基層黨建工作保持活動的源泉,更是鄉鎮培訓教育需堅持的原則,將服務理念貫穿于教育管理的全過程,立足于提升黨員干部的素養,保持社會和諧,并始終注重黨員的個性化需求,將其模范帶頭作用更好的引領社會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