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整理 田重
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省沈陽市先后來到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考察當地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加強基層黨建和社區服務等情況。如何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力,優化基層黨建嵌入社區治理的實踐模式?讓我們一起聽聽專家意見。
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領導,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是黨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實現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的目標是一致的、途徑是統一的。在推進社會治理重心下移的過程中,關鍵是要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基層黨組織架構,增強其工作效能、擴大其覆蓋范圍、發揮其傳統優勢,嚴格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這一舉措在實踐中卓有成效,證明了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之間牢不可破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值得各地學習與借鑒。
積極創新基層治理體制機制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社會治理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把黨的領導植根基層,植根人民群眾,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凝聚人心、團結群眾的堅強核心。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核心是人,重心在城鄉社區,關鍵是體制創新。我們必須不斷調整和完善不適應的管理體制機制,推動管理重心下移,把經常性具體服務和管理職責落下去,把人財物和權責利對稱下沉到基層,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才能持續增強,社會治理的基礎才能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是對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要及時準確發現基層治理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創造性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通過汲取更廣泛的意見、形成更開放的理念,秉持大膽探索創新、及時改正錯誤的原則,打造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治理手段,才能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實現資源整合、保障群眾利益。
建立健全數字引領的工作體系
善用數字化手段之利,發揮基層黨建工作優勢,增強互聯互通、共享協同的工作效能。信息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提高社會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基層應從加強頂層設計、整合數據資源、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面入手,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基層黨建支撐平臺,形成以網站為基礎,手機APP、微信、廣播、電視等平臺互為補充的工作格局,實現線上干部教育培訓、“三會一課”管理、組織生活全程紀實等功能。加快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深度融入基層治理,推動黨務、政務、服務“三務合一”,實現醫保社保、疫情防控、人才就業等業務的“一網通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以“智慧化改革”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真正為基層治理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本文綜合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