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店區市容環衛服務中心
機關黨委
自2021年底開始,張店區堅持黨建引領,高標準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錨定2022年底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目標,創新建立“1 5”張店模式,引領宜居宜業幸福生活“新時尚”。“1 5”模式即以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環保屋為牽引,配合“撤桶并點 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指導員督導指導 分類運輸 分類處置體系”模式,推動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實現閉環管理。這種“黨建 ”的工作模式,正成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有力助推器。
高位協調
抓好試點工作
重視程度高,工作起勢快。張店區作為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試點區,將此項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每月召開調度會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矛盾困難,工作推進取得實質進展。
推進力度大,工作上手快。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牽頭成立工作專班,從相關單位、部門抽調精干力量,專職從事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截至目前,已對全區468個住宅小區、54個村完成摸底,確定示范小區130個。確定環保屋安放點位456個,落地安裝環保屋135個,投入運行43個。
黨建引領好,工作見效快。房鎮鎮積家村村兩委成員組織黨員突擊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主動擔當生活垃圾分類引領指導者,一期設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驛站(環保屋)3處,向每個家庭發放廚房分類垃圾桶共計980個、分類垃圾袋1700卷,初步實現村生活垃圾分類。
強化宣傳
助力撤桶并點
突出入戶宣傳。發揮社區組織動員能力,整合物業、志愿者等力量逐戶上門宣傳,與居民面對面,講解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和要求,征求對撤桶并點選址的意見建議。為居民發放宣傳明白紙及宣傳手冊4.5萬余份,征詢意見建議4萬條,在住宅小區張貼海報1.2萬余份。
加強媒體宣傳。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公益宣傳,廣播、宣傳車、宣傳欄等及大型戶外LED顯示屏、各種媒體平臺、公共場所滾動播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持續活動宣傳。開展全覆蓋、分層次、多樣化宣傳、培訓活動,各鎮辦、社區(村居) 積極動員居民參加各類互動活動,通過生活垃圾宣傳進校園,開展“小手拉大手”宣傳活動,逐步提升市民群眾參與度。
培養習慣
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固定投放時間。環保屋每天6:00-9:00、17:30-20:30按時開放,引導大家逐步養成定時投放習慣。
引導定點投放。通過語音提示、延長環保屋開放時間等方式培養居民定點投放習慣。
指導分類方式。在環保屋外立面懸掛垃圾分類標識,引導居民正確分類,逐步提高垃圾分類處理率。
固定專人
現場督導指導
專人指導協助分類。按照每個環保屋配備1名專職督導員要求,在環保屋內指導居民分類投放至垃圾桶內,未在家分類的垃圾由督導員現場協助居民分類,提升分類準確性。
積分獎勵促進分類。通過智能技術手段實施垃圾分類投放管理,引入“積分制”獎勵機制,兌換垃圾袋等生活物品,有效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熱情。
嚴格執法強化分類。針對餐廚垃圾混投、亂傾倒等行為,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山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頒布后,實施處罰7起,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宣傳媒介進行典型曝光,強化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規范收運
嚴格末端處置
嚴格執行分類收運處置標準。可回收垃圾由專業回收物車打包密閉運輸至分揀中心回收利用。廚余垃圾由市場化公司廚余垃圾車收運至專業企業進行厭氧處理。有害垃圾集中暫存后,由有害垃圾車運送至有資質的危廢處置中心無害化處理。其他垃圾由專業收運隊伍收至垃圾中轉站壓縮后,送至焚燒發電廠處置。
切實加大末端處置投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張店區計劃投入1.47億元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再生資源、廚余垃圾等分類處理設施持續完善。截至目前,張店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投入資金2500余萬元。下一步將繼續在資金上加大投入、推進上加大力度、宣傳上加大廣度,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2022年工作目標任務。
一花獨放不是春,
萬紫千紅春滿園。
下一步,張店區市容環衛服務中心
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的紅色力量,
把黨旗豎起來,把黨徽亮出來,
爭做生活垃圾分類文明
傳播者、實踐者、引領者;
讓垃圾分類觀念深入人心,
讓垃圾分類走進千家萬戶,
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家家參與的社會風尚,
全力助推生活垃圾分類綠色發展,
真正實現生活垃圾分類
常態化、長效化推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