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第一個地方公共平臺——“上海市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上海市工業互聯網數據監測分析平臺”,在連接政府管理部門、企業和服務機構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服務功能,為超過3000家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質量標桿案例和經驗分享,也不禁讓人看到了廣闊”錢”景。
這兩個平臺由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簡稱上海質科院)主辦。作為全國十家兩化融合評定機構, 圍繞兩化融合筑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促進數字化轉型,以“上海市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上海市工業互聯網數據監測分析平臺”為基礎,打造“工賦”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上海質科院在工業互聯網創新服務中,積極推動運營管理技術(OT)與新一代信息技術(IT)融合,以兩化融合貫標服務為著力點,支撐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重點研究關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代信息技術如何適應實體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研究互聯網 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服務。在推進兩化融合貫標的進程中,積極探索質量服務新模式,引導并幫助企業申報工信部及上海市相關工業互聯網專項課題,在電源產業工業互聯網“雙創”公共服務平臺上,提供了資源聚集和大數據分析功能,以及質量管理APP微服務等PSSP層的技術服務。
在數字化轉型服務上,上海質科院以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筑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促進數字化轉型,強調技術融合賦能,工業互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信息技術融合,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從自動化向全要素、全流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領域的數字孿生轉變,向全域全要素整合、全鏈全生命周期協同的流程級、網絡級和生態級升級,實現企業從單體高質量發展向生態高質量布局轉變,實現企業完成由點及鏈及圈的跨越式數字化轉型發展。
在數字化轉型戰略研究上,上海質科院先后主持完成“上海市十四五工業互聯網建設思路和對策研究”、“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研究”、國家質量強國戰略研究、國家質量基礎(NQI)課題研究及一帶一路質量管理國際對標研究等。作為上海市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參與編制了《工業互聯網應用效益評估規范》《企業數字化轉型評估指南》等國家、地方、行業標準編制,制定了GB/T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等7項質量管理體系等國家標準、10項行業標準、15項地方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服務標準,涉及質量管理、認證認可、品牌、服務等多個領域,并完成3個國家級標準化示范試點服務工作。
高質量發展戰略為加強研究“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質量管理”理論,推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的途徑。上海質科院開展的企業質量管理領域數字化轉型研究,通過聚焦質量管理數字化轉型,實現了三方面轉變。首先,質量管理從“單點管理”轉變為“全鏈推進”。國藥控股上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通過開展疫苗流通質量數字化保障,以疫苗數字化全流程追溯保障疫苗質量,保證從疫苗出廠到個人接種的全程閉環,實現超過3000萬次疫苗的16000次配送任務零差錯,保障疫苗施打安全。其次,質量管理從“被動應付”轉變為“主動引領”。上海勘察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針對地下空間開發風險事件頻發、質量控制難度大,管控效率亟待提升等問題,主動構建覆蓋全專業的城市地下空間數字化質量管控體系,實現全市6018個項目、114家單位及135932個勘探孔平臺質量管控,提升了地下空間施工質量和風險管控能力,綜合生產效率提升35%以上。第三,質量管理從“問題處理”轉變為“源頭治理”。上海城投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針對生活垃圾分類質量把控難等問題,構建生活垃圾智慧質量管理體系,提升前端清運質量管理能力,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動態進行“正向追蹤”與“逆向溯源”,并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對垃圾分類品質進行識別,提高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
近年來,上海質科院還積極打造長三角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了數字化轉型診斷咨詢、解決方案多源匯聚,以及面向服裝、家電、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企業的數字化管理、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型制造等數字化轉型新模式,培育并匯聚一批咨詢服務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系統集成商等,以及一批能夠解決企業實際問題、需在平臺靈活部署且具有較強復制和可持續推廣能力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及相應的產品和支撐服務,通過“云服務券”等多種方式進行推廣,降低了用戶企業使用成本。
作者:祝越
編輯:唐瑋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