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罕烏拉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創新打造“一核一網三化”社區治理模式,把“網格”打造成便民利民、解決問題的第一服務窗口,群眾自治、多元參與的第一共治平臺。
這兩天,罕烏拉街道賽罕社區居民陳浩楠將一面繡有“不忘初心使命 溫暖社區百姓”的錦旗送到社區工作人員手中,表達感激之情。
陳浩楠母親 崔銀香:我家孩子在武漢上大學,疫情發生后孩子回來,社區需要我們隔離,隔離期間,我們全家不能出門,社區每天打電話詢問我們的身體狀況,還隔三差五的往家里送菜,送牛奶,幫我們解決隔離期間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我們全家人都特別感動。
疫情防控期間,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賽罕社區采取“你點單、我送單”的網格化工作模式,保障隔離戶生活物資需求,并通過每日電話走訪,動態掌握隔離人員身體狀況,切實給居民排憂解難。
阿魯科爾沁旗罕烏拉街道賽罕社區黨總支書記 陳文杰:因為轄區少數民族居住比例比較高,所以我們在選任專、兼職網格員時適量選用少數民族網格員,網格員每日到網格進行走訪,每季度完成一次覆蓋走訪,對居民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對特殊人群進行重點監護,及時化解網格內矛盾,對安全隱患進行及時排查。
罕烏拉街道黨工委還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核心作用,以社區一級網格黨組織為核心,與旗直單位有效對接,組建網格黨建聯合體,強化共駐共建,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阿魯科爾沁旗罕烏拉街道辦事處主任 周金山:構建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將公安城管,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分區包片工作人員,采取一人多格的方式,納入兼職網格員隊伍,形成專兼職相結合的網格服務團隊。
除了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核心作用,合力構建立體網格體系延伸工作觸角。罕烏拉街道還通過推進“日常管理制度化、服務群眾精細化、治理主體多元化”三化,著力提升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水平。
阿旗臺報道 扈景源(阿)
編輯:辛中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