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展示2022年各地推進黨建質量過硬行動風采,“贛州先鋒”微信公眾號現開設“黨建質量過硬行動”專欄,擬于近期刊發各地經驗做法。
2022年,全南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入推進黨建質量過硬行動,以奮勇爭先的姿態對標對表抓落實,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爭先進位、追趕跨越。GDP增速位列全省第3、全市第2,連續2年獲評全省、連續4年獲評全市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連續12年獲評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縣,公眾安全感位列全省第2、全市第1。
突出政治引領
舉旗定向凝心鑄魂
全南縣堅持把政治建設擺首位、落實處,教育引導全縣上下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格落實“第一議題”等制度,堅持領導班子專題學、黨員干部示范學、線上線下全員學,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成立9個旁聽組不打招呼“推門聽課”,定期開展黨員全員“黨性體檢”,切實提升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組建3個監督檢查組,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強化政治監督,反饋問題1103個,查處14起29人。
縣委書記帶頭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夯實基層根基
黨建賦能鄉村振興
全南縣堅持以薪酬激發村干部履職動力,推行村干部工資報酬穩定增長機制,為村支書、村干部每月增加工資560元和400元,并按每年不低于50元/月的標準逐級遞增;建立村干部“雙線”管理制度,從黃線預警、紅線處置兩個方面精準發力,按照2:6:2比例評定優秀、良好、合格3個等次。堅持以產業發展助力村集體經濟快速增長,出臺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整合使用、產業項目評審、收益分配管理辦法,整合資金近5000萬元支持產業發展,探索產業收益與村集體經濟鏈接、與村干部績效掛鉤,形成“資金選項目、項目變資產、資產換收益”的良性循環,2022年村均經營性收入突破40萬元,增幅近50%。堅持以陣地建強推進服務群眾效能提升,投入2400多萬元新建、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108個,高標準打造“黨群服務 文明實踐”綜合體,開展各類活動5300多場次。
開展2022年度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創評驗收
聚焦加快發展
分類施策精準發力
全南縣把基層黨建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在機關領域,對標打造模范機關,創新開展“五比五創”活動,經驗做法在全省作交流發言。通過星級創評,全年評選“示范窗口”117個、“示范股室”155個、“示范標兵”306人;全面推行“五聲五零工作法”,提升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減環節475個、縮減時限達53.34%。在城市領域,圍繞創新社會治理,深化社區擴權賦能,實現黨建、綜治、城市管理“三網合一”,探索“紅色管家”城市黨建品牌,全覆蓋配備專職網格員;2188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雙報到雙報告”,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3900余次,辦結“急難愁盼”事項2104件。在兩新領域,突出扶持實體經濟、助力紓困解難,出臺關心關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十二條硬措施,投入60萬元打造“小個專”黨群服務中心,解決融資授信17.6億元,服務市場主體6046家。
“五比五創”打造模范機關做法在全省作交流發言
狠抓責任落實
履職盡責務求實效
全南縣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強化結果導向和結果運用,縣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基層黨建工作22次,并帶頭領題破解“多網合一”、社區工作者配備、村集體經濟發展等黨建節點問題。建立“五個一”日常督導機制,每季度開展黨建督導、定級,督導結果作為評先評優、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據;實行“三色清單”跟蹤問效,對上級反饋和日常調研中發現的黨建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落實到位;全年安排黨建工作經費7000多萬元,127名黨務干部全部實行縣級備案管理。同時,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遴選50名年輕科級干部加入“雛鷹成長”計劃,提拔重用的干部87%來自“八大行動”等重點工作一線,324名表現突出、踏實肯干的干部晉升職級。
黨建調研督導整改通知單
來源:全南縣委組織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