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廳結合主題教育,聚焦“推動高質量建設國家實驗室”“中央在川大院大所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等5個專項、14個重點、16個具體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推動問題解決
主題教育期間,海南省委提出“以更大力度抓好整改”,克服困難,打好提前完成海花島涵管橋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收官戰、殲滅戰、系統戰”
“轉作風,不能空對空。主題教育要求辦好民生實事,我們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突破口。”
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是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方式。
近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四川、海南、河南、廣東等地調研時看到,各地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過程中,緊盯本地區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短板及其根源,“靶向”施治解決突出問題,著力實現“重實踐、建新功”的主題教育總要求。
四川:點燃火種服務創新驅動
“我們把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四川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兩服務’與主題教育緊密結合。堅持邊學邊查邊改,將來自科技工作者和科研一線反映的‘問題清單’轉化為推進科技創新的‘履職清單’。”四川省科技廳負責人說。
2021年1月,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通知,面向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高校啟動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試點中,科研項目經費取消預算編制,經費支持均由項目負責人決定,無須學院、科研院等部門另行審核。
近日,四川省科技廳調研組來到西南交通大學調研“包干制”執行情況。承擔一項省級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課題的西南交通大學90后副教授馮玎,將自己的困惑和盤托出:“經費可以用在哪里?不能用在哪里?”
調研組現場協同學校科研管理部門,就完善科研經費使用進一步細化措施、明確界限,規定只要不碰“負面清單”,就能“用打醬油的錢買醋”。“負面清單”包括編造虛假勞務合同、虛構人員名單等方式虛報冒領勞務費和專家咨詢費等內容。
四川省科技廳結合主題教育,聚焦“推動高質量建設國家實驗室”“中央在川大院大所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等5個專項、14個重點、16個具體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推動問題解決。
錨定痛點、難點、關鍵點,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創新,是四川省各部門、各行業在主題教育中以問題導向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是提升實踐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成都產業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石磊表示。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集團對科技服務機構運營、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等領域進行一對一剖析,尋找能力提升突破口。
針對天府數智谷科技創新基地自主運營載體空間偏小偏少、創新要素和優質資源聚集不足、科技服務品牌影響力不強等問題,集團下屬成都科技服務集團充分聽取專家意見,提出了通過搭建“一平臺、一基地、一中心”,將天府數智谷打造成為成都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建議,得到相關部門采納。
“經信局是企業的‘娘家’,必須切實擔當起深化優質服務,提升惠企政策效能的責任。”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新經濟委黨組書記王凱告訴記者,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為有效解決產業鏈上下游需求對接不暢、企業產業政策掌握不全理解不透等方面問題,該局組織開展“12345產業建圈強鏈‘蓉易見’系列活動”,搭建政企交流互助平臺,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企業痛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活動50余場。
圍繞成都市智能終端代工企業專業人才力量不足,導致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級缺乏專業力量支撐保障等問題,該局組織校企交流活動,幫助某企業1個月內簽約專業人才240余名,累計招募超千人,推動該企業從單純代工生產轉變為研發生產一體化發發展,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企業競爭力。
海南省儋州市海花島3號橋整改后,水質改善立竿見影(2023年5月攝)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海南:攻下督察整改“最硬山頭”
跨海大橋建成通車、違規涵管橋全部拆除、內外海之間水流涌動……5月30日,海南省儋州市海花島生態環境整改任務提前7個月完成,駐點干部和施工人員終于松了一口氣。
2017年、2019年兩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指出,包括海花島在內的海南多個項目存在違法圍填海和違規建設問題。2020年以來,海南“掛圖作戰”“掐表計時”,聚焦督察反饋問題全力整改。今年,已到攻堅、收官階段。
“海花島是海南8個專項整改問題中的最后一個,可謂‘最硬的山頭’。”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監察一處二級調研員唐斌杰感慨,項目工期緊、資金空缺大、安全風險大,讓人心里打鼓。
主題教育期間,海南省委提出“以更大力度抓好整改”,克服困難,打好提前完成海花島涵管橋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收官戰、殲滅戰、系統戰”。
缺資金,政府部門想盡千方百計,施工單位四處籌措,防止久拖不決。
搶工期,省市干部現場督察督辦,“加壓 幫扶”,確保施工不斷檔、設備不缺位,挖掘機和運輸車輛晝夜施工。
保安全,儋州市住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工作人員24小時輪班督導,化解圍堰拆除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風險。
“每個部門都敢于站出來擔當,大家聚力攻堅,最終見證了奇跡。”海花島項目整改單位負責人說,如今,海花島項目已全部拆除圍海建筑,還海于民。內外海疏通了,水體交換量增加了,水質改善立竿見影。
據了解,海南還結合主題教育開展整改“回頭看”專項督察,以大排查、大起底方式全面查擺,確保整改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主題教育強調重實踐、建新功,不僅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敢于動真碰硬,還要著力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倪星河說。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成立“促有效投資保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將幫扶指導環節前移,幫助企業少走彎路,強化“環評把關人”角色,做好生態環境保障服務。
近期,海南省東方市八所港總體規劃環評審查工作僅一個月就獲準“通關”,這得益于專班對問題“提前識別、提前介入、提前糾正,提前解決”。“規劃編制與環評服務同步實施,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部門和地方政府聯動,主動跟蹤調度規劃進展,及時給出優化指導意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倪星河說。
河南:轉作風辦好民生實事
“檢查結果一天能出嗎?”5月下旬的一天,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路琮在河南省腫瘤醫院門診大廳時,向一位外地患者提問。
“我通過手機預約九點半做檢查,到點兒直接進去做。”患者說,此前看病,要在鄭州停留三四天;現在只要掛上號,基本當天就能檢查完。
過去,病人辦理出院,要先到護士站開出院證,再去收費處排隊結算、打印清單,而后回病房收拾東西……一些記性不好、腿腳不便的老年患者一上午也辦不完。如今,患者家屬甚至不用到院,通過手機花幾分鐘就能辦完出院結算、醫保報銷、電子發票下載等手續。
今年3月以來,河南118家醫院試點推行“便民就醫少跑腿”七大舉措。河南省委改革辦工作人員多次走訪調研,邀請專家、醫護人員和就診人員共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推動解決。
作風建設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關鍵。“轉作風,不能空對空。主題教育要求辦好民生實事,我們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突破口。”河南省委改革辦改革一處處長杜娟說。
在河南農村地區,社情民意日益復雜,基層警力不足、能力建設存短板等問題是影響基層社會治理的突出難題。
在主題教育中,河南公安系統推動派出所“兩隊一室”(案件辦理隊、社區警務隊、綜合指揮室)警務機制改革,“科技興警”化解警力不足難題。
5月26日,商丘市虞城縣城關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內,值班民警沈艷接到縣110指揮中心轉接來的報警信息。她迅速研判這是一起案件類警情,隨即通知案件辦理隊出警,全程不到1分鐘。“如果是非案件類警情,我們會將出警任務派給社區警務隊。‘一室’與‘兩隊’在基層派出所高效銜接。”沈艷說。
“兩隊一室”建設帶來的另一明顯變化,是取消了“大輪班”制度。此前,派出所民輔警都要參與值班,值班期間既要接警辦案,又要下社區出勤,忙時會出現“顧了這頭,丟了那頭”現象。現在,案件辦理隊和綜合指揮室民輔警專注值班處警,社區警務隊則一心一意投入社區工作,從“下社區”轉變為“在社區”,面對面幫群眾解決問題。
“‘兩隊一室’專職化運行效果很好,綜合指揮室讓接處警更精準,案件辦理隊讓破案更快,社區警務隊通過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讓發案更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大幅提升。”虞城縣城關派出所所長張磊說。
廣東:破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位于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鎮的中建魔方裝配式生產基地內,激光切割機劃過風管,懸臂焊接機器人揮舞著“手臂”……全自動生產線上,各種管道和支架逐漸成型為模塊化產品,以更少能耗和更低污染為綠色建造、快速建造提供另一種可能。
在近期召開的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專題會上,總部位于深圳市坪山區的中建五局安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勇提出,要不斷在工業化建造技術、互聯網 施工管理、綠色建造等前沿技術上實現新突破。
主題教育中,廣東省扎實開展“破難題、促發展”攻堅行動,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制造強省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重點任務,理清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短板及其根源,凝心聚力集中攻堅。
對廣東而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在縣,薄弱環節在鎮,最艱巨最繁重任務在農村。為此,廣東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等重大部署。
2022年以來,韶關市積極探索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通過強鎮富村公司這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聯農帶農長效機制,蹚出鎮村共富新路。目前,當地強鎮富村公司已解決就業2383人,支付農民薪酬712.36萬元。
推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監督護航。廣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學習教育作為根本性基礎性工作,為鍛造對黨絕對忠誠的紀檢監察鐵軍夯實思想基礎。揭陽市紀委監委制定“深調研、強監督、促發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圍繞“高質量發展”“制造業當家”開展調研,緊盯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開展“點題監督”,協助解決企業實際困難,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作為就業大省,廣東在主題教育中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人社部門要把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落實到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系等主責主業中。”結合廣東就業情況,廣東省人社廳提出構建技能培訓大生態,通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我們將系統推進人才培養、技能培訓、就業創業等工作,統籌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問題,一步一個腳印推動人社工作,檢驗主題教育實效。”廣東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
(參與采寫:吳光于 李力可 陳凱姿 韓朝陽 李雄鷹)
(《瞭望》2023年第27期)
來源:《瞭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