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先生在華為一直強調: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
事實上,不只是華為,任何一個公司都應該把任正非先生的這句話記在心里,刻在墻上,并指導公司所有人的行為。只有服務好了客戶公司才能活下來,才能活得好。
那么如何服務好客戶呢?服務好客戶的唯一方式就是提供客戶需要的優質產品和服務。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這里的產品指的是廣義的產品,服務指的是產品出現問題或者客戶有什么疑問及時解決。
那么優質的產品從哪里來呢?需要公司研發出來。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發或設計部門或這樣職能,不只是華為、小米、萬科有研發部門,海底撈、蜜雪冰城、拼多多也有自己的研發部門,他們的職責就是不斷研發出好的產品,符合市場需求,符合客戶期望的產品。
那么如何研發出優質的產品呢?我們來看看華為是怎么做的。
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從貿易起家以后,任正非覺得光做代理總是容易被人卡脖子,于是決定將華為轉型做自主研發,從華中科技大學(那個時候叫華中工學院、華中理工大學)找到郭平、鄭寶用、李一男等人研發產品,那個時候的研發沒有成熟的體系和套路,都是靠一些英雄人物在實踐中摸索,也把產品成功做出來了,確保了華為在90年代的快速發展。
1997年任正非去美國考察以后,決定引入IBM的IPD集成產品開發體系,把個人英雄主義的開發模式變成流程、模塊、系統,從此,華為的研發走上了快車道,各種產品新產品層出不窮,直到最近幾年,在西方國家的惡意打壓之下,華為仍然扛過來了,一個個軍團開疆拓土,華為Mate60系列讓我們揚眉吐氣,其實這個背后的底層研發體系仍然是IPD。
華為在IBM的IPD體系上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和優化,變成了具有華為特色的IPD體系,甚至從某些角度來說,華為這個學生已經超過了老師IBM了。
華研薈今天介紹華為基于IPD的研發項目管理的六個實踐,幫助大家開拓思維。
華為研發項目管理的實踐1:將技術管理和項目管理分開
華為公司的研發項目管理,采取技術線和管理線分開的方法,在產品研發項目團隊(PDT)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是項目經理(LPDT,PDT經理),另一個就是系統工程師(SE)。
在研發項目中,PDT經理更像是管理專家,協調各個部門與角色的關系,類似于這個研發項目的首席執行官(把這個產品研發當做一個創業公司來看待的話),要對結果負責,對產品的商業成功負責。而SE更像是技術專家,主要是產品的技術規劃、架構和實現。
華為研發項目管理的實踐2:將研發項目按不同業務類型進行分類管理
華為公司將研發體系的項目重點分為產品預研、產品開發、技術預研、技術開發共四大類。針對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考核要求,比如說預研類的項目不確定性大,所以對結果的考核權重小,而開發項目的結果可預知,所以進度、質量、財務類指標是考核的重點。
同樣滴,不同類型研發項目對研發人員的要求也不同,對預研項目,技術傾向明顯,往往是技術水平高的人進行預研工作,而開發人員往往工程化傾向明顯,華為公司提出的“工程商人”概念大部分是針對開發項目而言的,確保商業成功。
華為研發項目管理的實踐3:基于PDP流程進行產品開發項目運作
華為引進IBM的IPD流程后,其中的產品開發階段是PDP子流程,由PDT經理來進行整個流程的管理和把控。和華為原來的研發項目相比,IBM的PDP流程,概念和計劃階段比原來的流程周期長,特別重視概念階段對產品的定義,重視各領域策略的制定,重視計劃階段對技術方案的制訂,重視各領域實施方案的制定等,通過這種改變,整個產品開發項目的周期縮短了。
華為研發項目管理的實踐4:對于產品開發項目實施端到端的管理
“端到端(End to End,E2E)”這個術語在華為引入IBM的咨詢后隨處可見,所謂端到端就是要從市場和客戶(需求)端來,最終通過研發出合適的產品再交付給市場和客戶,滿足他們的需求。
如果只是坐在辦公室里,或者憑自己的想象來做產品,那就變成了閉門造車,是沒辦法開發出成功的產品的。有人說,喬布斯可以不用做市場調研,按自己的想法來做產品,做出來大家都很喜歡啊。沒錯,但是,記住,世界上只有一個喬布斯。大部分公司是沒有試錯的成本和機會的。
華為研發項目管理的實踐5:建立跨部門的矩陣式開發團隊
在IBM咨詢引入之前,華為公司也是采用職能式的產品開發模式,將產品開發任務按照職能分配到各個職能體系,沒有明確的產品開發項目經理,或者最多指定一個協調人。導致溝通效率低,部門墻嚴重,而且產品最終沒有人負責,往往出現“攬功諉過”的現象。
后來在IPD的運作中,成立PDT團隊來負責產品開發,通過矩陣形式,每個職能部門(功能部門,資源部門)派出核心代表參與到研發項目中,用DFX的方法開發產品,確保產品從規劃階段就是成功的。
在PDT團隊中的矩陣管理模式下,PDT經理主戰,職能經理主建。PDT經理對團隊的核心代表有考核的權利,在考核周期,各PDT經理將核心代表的考核意見匯總到職能部門經理處,由職能部門經理統一給出對項目成員的最終考核結果。
華為研發項目管理的實踐6:設立PQA角色,用過程規范保證結果確定
為保證項團隊成員按照流程做事,華為在IBM顧問的指導下,引入了過程審計的概念。設立PQA的角色,履行過程審計的職責。
在華為公司,研發管理是東方的文化和西方的科學管理相結合的產物,提倡“三權分立”,就是管理優化部門負責流程的制定,研發團隊在執行流程的過程中接受PQA的審計,以保證流程得到有效執行。
最終通過PQA確保PDP產品開發流程得到規范的執行,從而保證結果的確定性。
IPD和PDT是很成熟的一套流程、體系或者叫方法論,許多公司也在學習華為本土化后的IPD實踐,更多內容這里就不展開了,歡迎閱讀華研薈的其他文章,或者聯系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