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仕強)8月12日,記者從重慶市總工會了解到,近日,重慶市總工會推出39條措施,進一步規范全民健身等相關工會經費使用管理,加大工會經費投入助力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為服務經濟發展大局、服務職工貢獻工會力量。
重慶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總工會印發《重慶市總工會貫徹落實全國總工會<關于進一步規范全民健身等相關工會經費使用管理的通知><加大工會經費投入助力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措施>的具體措施》(以下簡稱《具體措施》),主要涉及支持參與全民健身運動、建立疫情防控專項慰問資金、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和小微企業發展、開展一線職工(勞模)療休養、延長春秋游活動時間、允許服務類企事業單位承接相關活動、鼓勵一次性增發人均不超過400元的消費券促進消費復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鼓勵到貧困地區開展文體藝活動、加大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受疫情影響職工送溫暖和幫扶力度、增強廣大職工的防風險能力等方面內容。
“39條措施中,涉及新增政策13條,整合梳理政策26條,有的是今年一次性措施,有的是長期性措施。”該負責人表示,為保障《具體措施》落實,重慶市總允許各級工會按程序動用以前年度經費結余。
同時,《具體措施》包括重慶市總工會2018年出臺的1號文件和系列補充規定,規定的標準均屬上限控制標準,開展活動的項目也是針對全市而言,不是每個工會組織都必須執行的標準和開展的項目,只是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工會組織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執行,各級工會應根據自身情況,在控制標準內確定執行標準和開展項目。
該負責人說,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會發展形勢依然復雜多變,加之社會各界、各級工會組織對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仍存諸多疑惑,重慶市總工會從大局出發,落實重慶市委市政府及全國總工會相關文件規定,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繼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出臺39條具體措施,從制度層面對基層工會組織工會經費使用、開展勞模職工療休養、加大支持疫情防控力度等工作進行規范和指導,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助力經濟復蘇,推動大局穩定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