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估是評判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構建科學的教育評估體系?近日,廣東省教育評估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3年建會十周年學術年會在廣州城建職業學院舉行。全省各級各類學校、教科研機構以及有關行業企業單位的400多位代表齊聚一堂,就“深化教育評估改革,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展開交流討論。
教育評估要著眼于師生發展
“教育強國建設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高質量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廣東省教育廳總督學徐仕敏指出,專業評估協會能夠切實發揮第三方評估作用,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廣東省教育評估協會會長黃崴教授介紹,廣東省教育評估協會是專業化、非營利社會組織,經過十年建設,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教育評估專家隊伍,積極承接省教育廳和各級各類教育評估項目。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校長蔣新華介紹了城建職院的發展情況、特色優勢及其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專利研發推廣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表示,今后將不斷夯實基礎,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會上同步設立專家論壇,與會代表投稿203篇論文,40多位專家作主題報告,對教育評估改革的理論研究、所獲成果及一線教育教學評估實踐探索進行總結討論。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以評價改革為牽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評估分會副理事長李亞東指出,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以質量文化建設作為提高質量的根本保證,實現從規范控制到質量保障。
教師能力是教育評估的重要一環。數字化背景下,職教教師如何實現專業化發展?廣東省教育評估協會副會長、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對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職業性、專業性、師范性和數字化應用能力作出闡釋,并提出了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職業知識、技術知識、專業知識和教育知識四維整合VTPCK模型。
圍繞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建設,廣東省教育評估協會副會長、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學院院長胡中鋒指出,傳統的學生評價存在不重視學生進步、對排名靠后的學生沒有激勵、對影響學生發展的無關因素剔除不夠等問題。對此,他提出了擴充非能力因素、重視非量化、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增值評價模型的構想。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方曉波認為,應該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他說,科學教育的最佳求和是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實現科學教育效果最大化,要重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科技文化教育和當代科技文化教育,注重研發書目庫、開發閱讀平臺、開展閱讀活動、植入課堂教學,加強科學素養測評體系構建。
構建不同學段教育評估體系
聚焦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及其評估問題,該會議同時設置“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與評估”“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與評估”“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與評估”“普通本科高校高質量發展與評估”等分論壇,對不同學段、不同教育類型的發展與評估進行深入探討。30多位在會上獲優秀論文的學者分別在四個論壇上作主題發言。
在學前教育論壇上,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評價專委會主任、浙江師范大學教授李克建基于教育部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為背景,講解了他所牽頭研發的多層次系列化評估工具,以及如何借助智能化平臺構建學前教育的未來樣態。
在基礎教育論壇上,天河區教育研究院正高級教師劉永東、廣州市華景小學副校長杜姿分別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PISA視角下初中生數學交流素養測評反饋與教學改進”“著力六年 著眼一生,家校融合育人新樣態的探索與實踐”作出解讀。
在職業教育論壇上,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廖俊杰、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副校長鄢維峰,分別就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校本文化引領的高職創新創業‘雙精準’育人體系構建與實踐”“高職土建類專業‘學訓一體、賽創融教’育人模式的創新與實踐”展開論述。
在普通本科教育論壇上,華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黃麗燕就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基于一流課程群建設的英語師范專業卓越人才培養‘三協同’生態圈構建與應用”作分享。
南方 記者 劉漢能
通訊員 廣東省教育評估協會秘書處
【作者】 劉漢能
廣東教育頭條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