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的財力在全國不是拔尖兒的,但在財政管理方面,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卻始終孜孜以求。
今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全面啟動了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力求通過規范管理、編籠限權,使每一分財政收入花出更大的效益。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廳長張華表示,依法理財是依法治國在財政工作中的具體表現,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則是一段時間內實現依法理財的一項核心內容。
機制建設是基礎
目前,內蒙古財政廳正在加緊制定財政工作系列風險防控辦法,并將于近期出臺。它們分別是內部控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風險防控辦法、政策制定風險防控辦法、預算編制風險防控辦法、預算執行風險防控辦法、機關運轉及公共關系風險防控辦法、信息系統管理風險防控辦法、崗位利益沖突風險防控辦法。
據了解,內蒙古財政廳在啟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前,專門召開了廳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內部控制建設事宜。其中,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和良好的組織管理架構設計被認為是實施內部控制的有力保障。
內蒙古財政廳通過查找、梳理、評估財政業務及管理中的各類風險,制定、完善并有效實施了這一系列的制度、流程、程序和方法,真正做到了對財政工作風險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
這些風險防控辦法的出臺,是內蒙古財政部門借鑒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理念,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精華與財政管理相結合的有益嘗試。
張華說,通過以上制度的實施,可建立起有效履行財政職能,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財政政策決策機制;建立各項財政政策與規章制度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并得到有效貫徹執行的財政工作運行機制;建立嚴格遵守廉潔從政規定,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財政資金安全性、規范性、有效性的財政人員與財政資金雙安全的財政安全保障機制。
實現權責明確與有效制衡
張華表示,實施內部控制的核心是體現權責一致、有效制衡原則,在業務工作中落實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改革要求,使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內蒙古財政廳制定了詳細的措施:一是定崗定責。建立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協調配合、運轉高效的內設機構和職責體系。二是流程控制。理順和細化管理流程,將各項業務中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融入流程中的每個環節。三是細化風險。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防控法律風險、政策制定風險、預算編制等風險。四是控制節點。對照業務風險,結合業務流程,找出關鍵節點,識別和分析存在的風險,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授權控制、歸口管理、流程控制、信息系統管理控制等五種方式進行有效防控。五是加強監督和問責。
自上而下齊心建內控
內控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財政部門自上到下、多個部門共同努力。
為了加強內部控制工作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內蒙古財政廳成立了內部控制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廳長張華任主任,副廳長鄭宜平、韓樹清任副主任,有關處室負責人任成員。
內部控制委員會主要負責確立內部控制政策及內控機制,審定重大風險和重要業務流程的管理制度,部署內部控制的重大事項和管理措施,指導和督促各處室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程序和管理措施,同時負責審議風險事件定級和責任追究建議,提出加強和改進的措施。
內部控制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承擔其日常工作。內控委辦公室設在廳監督檢查局,由廳監督檢查局常務副局長兼任內控委辦公室主任,廳辦公室、人事處、監督檢查局檢查一處負責人擔任副主任。內控辦主要負責統籌協調有關事項,組織開展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對發現的內控薄弱環節,要及時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對未能有效履職的要進行追究問責。
不僅如此,內蒙古財政廳要求各個處室設置了內控管理崗和內控管理聯絡員,并要求各處室的內控管理崗必須由一位處級領導擔任,內控管理聯絡員由各相關處室選派。同時,在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過程中,內蒙古財政廳還將適時開展對各盟市財政部門內控工作的指導和人員培訓。
張華表示,廳監督檢查局會將各處室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作為內審的重點,結合日常監督與對外檢查發現的問題,對各處室內部控制中存在問題及苗頭提出整改建議,以做到事前預防、事中可控、事后問責。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