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黨務干部隊伍,把黨務干部培養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黨建工作的內行人、干部職工的貼心人。今年以來,西寧市通過開展黨務干部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持續加強黨務干部隊伍能力建設,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的黨務干部隊伍,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立足“優”字抓選配,嚴格入口關。嚴格落實選拔配備機關黨務工作人員比例和基本條件規定,按要求選優配強黨務干部。制定《西寧市基層黨務工作者備案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人員選配、備案管理等內容,堅持高標準、嚴把入口關,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要求選拔黨務干部,從源頭上保證質量。分領域明確黨務干部配備比例,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按照不低于本單位工作人員總數的2%比例或單位實際,配備專兼職黨務干部。同時,持續加大“兩新”領域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建設,確保黨務工作專人專管。堅持以崗選人、人崗相適原則,綜合考慮黨務干部年齡、黨齡、黨務工作年限等因素進行合理配置,不斷優化黨務干部隊伍結構。城東區開展“敢擔當、善作為”基層黨務工作者配備情況專項調研,精準把握“配備力量不足”“人員流動大”等關鍵問題,細化補充黨務工作者備案管理臺賬,督促基層黨組織嚴格落實黨務工作者配備要求。城中區按照“機關有儲備、村社有重點、兩新有指導”工作思路,建立“黨支部推選—黨委批準—上級黨工委備案”三級審批制度,優選212名黨務工作者,完成機關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黨務工作者配備和“兩新”組織黨建指導員配備。湟源縣以業務熟悉程度、工作能力、辦事效率等為標準,建立97名村級后備黨務干部臺賬,為村級黨建工作培養黨務工作力量。
著眼“強”字抓培訓,守牢能力關。分領域研究制定黨務干部能力標準,明確各領域黨務干部基本能力要求,組織開展黨務干部能力提升培訓重點班、縣區黨務干部能力提升示范班、基層黨組織兜底培訓等,把學習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新要求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加大黨務干部黨建理論、基層黨務和綜合業務培訓,不斷提升黨務干部履職能力。編印《基層黨務干部業務指導手冊》,依托“西寧智慧黨建”平臺建立黨建工作“微論壇”,定期幫助基層解決黨建工作疑問,為黨務干部學習黨的基本知識,熟知黨內政策法規,掌握黨內各項工作的流程和規定搭建載體。組織開展黨務工作經驗交流、交叉督導、基層掛職鍛煉等活動,引導黨務干部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破解難題,不斷增強抓黨建工作業務能力。湟中區圍繞發展黨員、黨員教育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引才聚才用才等11個方面,開展黨務干部“微調研”活動,組織全區115名黨務干部自選課題,通過實地走訪、查閱檔案、駐村蹲點等方式開展一線調研,在找準黨建工作不足的同時,推動提升黨務干部業務能力。城北區火車西站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務干部能力提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街道、社區抽調15名黨務干部,通過現場參加“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查閱發展黨員流程臺賬等形式,對各級黨組織黨務干部工作開展交叉督導,引導黨務干部在督導中找差距,在交流中學經驗、在實操中補短板。
突出“嚴”字抓管理,把好合格關。組織實施黨務干部達標測試工作,按照“分層測試、分領域達標”原則,分層分類對黨務工作者進行黨務基本能力測評,將測評結果作為選拔任用、輪崗交流、評先評優獎勵及懲戒的重要依據,激勵黨務干部擔當作為。對敢于擔當、群眾認可、成績突出的黨務工作者,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晉升職級、評優評先,測評不達標的,通過跟班學習、調訓等方式進行脫崗培訓,培訓后仍不達標的,責令調換黨務干部,樹立鮮明的黨務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導向。同時,充分運用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甘于奉獻的黨務工作者撐腰鼓勁。落實黨內關心關愛舉措,及時解決黨務工作者的實際困難,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城西區按照“個人據實填報、基層黨組織審核把關”程序,健全完善黨務干部檔案,實行區委組織部、各黨(工)委兩級動態管理,建立黨務干部工作紀實制度,同時,有計劃地安排黨務干部與行政、業務干部雙向交流,解決黨務干部交流難,“出口”不暢等問題,激勵黨務干部主動作為。大通縣將黨務干部實績考核納入黨組織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重點圍繞黨建工作完成情況、工作成效和工作亮點,加大對黨務干部的日常督導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輪崗交流、評先評優獎勵及懲戒的重要依據,不斷形成“優者上、能者帶、弱者學”的黨務隊伍建設導向。(來源:西寧市委組織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