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工業大學生物醫藥學院趙肅清教授團隊在藥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發表題為“Quantification of 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inhibitors i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amples using the nanobody-based ELISA”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廣工生物醫藥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楊慧怡,通訊作者為趙肅清教授和Bruce D. Hammock院士。廣東工業大學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合作單位為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該研究以可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劑(EC5026和TPPU)為分析物,報道了一種基于納米抗體的酶聯免疫分析傳感器的構建與應用,該傳感器能夠實現靈敏地、準確地對抑制劑給藥后臨床人體樣品中抑制劑含量的監測。可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劑在各種動物模型中都是有效的神經性疼痛鎮痛藥,其中EC5026已成功通過美國FDA人體1a期試驗,TPPU因其優異的藥代動力學特征、靶效和體內生物活性被廣泛應用于研究。本研究首次制備了高親和力的EC5026和TPPU納米抗體,并用于開發靈敏的間接競爭性免疫分析傳感器,該傳感器具備較高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本研究表明,納米抗體為小分子藥物的臨床開發和治療過程中的監測提供了質譜法的替代和補充分析工具。
作為廣工生物醫藥學院的一支重要科研力量,近年來,趙肅清教授團隊在生物傳感器、藥學等多個領域多次取得科研新進展,成果發表于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nalyst等世界知名期刊。而此次在藥學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既是團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學院卓越科研實力的體現。
當前,生命科學已成為前沿科學研究最活躍領域之一。2022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優先發展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快提升生物技術創新能力。廣東工業大學生物醫藥學院成立于2018年,由制藥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生物醫藥研究院組建而成,如今坐落于風景秀麗的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校區科技南樓,占地近10000平方米,設施完備,為學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近年來,學院積極打造國際一流生物醫藥研究開發平臺,已在多個領域構建了獨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形成了長期穩定的科研團隊,取得諸多優質成果——
2022年,制藥工程系師生在國際著名期刊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三篇文章第一單位均為廣工生物醫藥學院;
今年3月,趙子建與李芳紅課題組在國際著名期刊發表學術研究文章,證實血液和骨髓細胞中ω-3 PUFAs水平的增加可以減輕順鉑誘導的骨髓細胞毒性,保護造血系統;6月,課題組成功研發出創新廣譜抗腫瘤藥物……
學院實驗室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現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設有制藥工程、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其中,制藥工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是廣東省重點建設專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為更好地配合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學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并推進本專業與企業資源整合,已與廣州醫藥集團、東陽光藥業集團等多個企業密切合作,增加了學生與企業接觸機會,以利于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學院畢業生多年來一次性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近三年保研率約為10%。
金秋九月,期待著與青年學子邂逅廣東工業大學,在生物醫學等多個前沿領域探索創新,開啟一段精彩的大學時光!
關注“廣東工業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廣東工業大學最新本科招生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廣東工業大學官網、廣東工業大學生物醫藥學院官網、新華社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