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珍梅 通訊員 李鯤鵬 劉奕辰
作為全省高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的領跑者,青島科技大學的技術轉讓工作格外亮眼。7月21日,青島科技大學與山東亙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暨高性能鋰電用系列化學品項目簽約儀式在威海市舉行。校企雙方共簽訂7.7億元合作項目,是目前為止山東省單筆最高金額的校企合作項目。
儀式上,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陳克正與山東亙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業軍代表校企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高性能鋰電用系列化學品項目合作協議。與會領導見證簽約。
根據協議,校企雙方圍繞工藝綠色化、本質安全化、生產連續化、裝備自動化、資源循環化的產業需求,共簽約5個項目,技術轉讓經費總計7.7億元。據悉,項目全部實施后,將分別建設萬噸生產裝置預計年銷售收入總額60.1億元,年利稅總額24.695億元。
青島科技大學作為山東省“強特色”高水平大學,多年來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引領行業進步”發展戰略,依托化工、橡膠等傳統優勢特色學科,走出了一條“政產學研融合”特色發展之路,成為全省高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的領跑者,創造了社會各界高度評價的“青科大模式”,被社會贊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據不完全統計,青島科技大學通過科研成果轉化或提供核心技術支撐而上市的公司已經達到了8家,校友擔任董事長的上市企業34家,并孵化了300余家科技創新企業,為山東省創造了超過1100億元產值,這是學校多年來始終堅持開放辦學、堅持市場主導、堅持激勵導向,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動寫實。
此次7.7億元校企合作項目的簽約落地,是青島科技大學“政產學研融合”的又一成功案例。近年來,青島科技大學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按照《山東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和《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部署,立足于山東,服務于全國,發揮技術創新在化工產業中的戰略支撐引領作用,促進化工行業的轉型升級。以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性、共性瓶頸問題為導向,本著以科技軟實力撬動經濟硬實力的思想,以企業需求為核心,建立“化工醫生”精準診斷、靶向治療的技術創新理念和化工全過程精準控制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模式,以化工生產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為目標,構建從化學語言到工藝語言、工藝語言到工程語言、工程語言到控制語言、控制語言到智慧語言的精細化工綠色清潔技術創新體系,為推動山東省化工產業的新舊動能轉換,提高山東省核心競爭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