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公布第二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立項名單,廣東工業大學有17個項目入選,項目類型涵蓋就業實習基地、人力資源提升、定向人才培養培訓三大類,項目入選數量比2022年增加3倍多。
第二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廣東工業大學入選項目
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是教育部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人才培養與就業有機聯動、人才供需有效對接,組織有關用人單位和高校實施的校企合作項目,第一期于2021年啟動。廣東工業大學4個項目入選教育部第一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
自2022年4月第二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啟動征集以來,廣東工業大學積極與發布項目需求的用人單位開展對接,一方面工作重心集中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等吸納廣工畢業生較多行業,另一方面既選擇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名優企業,又選擇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學生工作處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全員參與,整合學院資源,完成高校申報、企業評審、校企簽約等工作,項目入選數量位居省屬高校前列。
就業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來,學校積極主動聚合行業領軍企業等多方資源,搭建平臺,幫助學生提高競爭力與創新力。學校著力與華為等企業、科研院所合作,匯聚產業的需求與愿景、技術與產品、人力與資金、環境與平臺等多元育人要素,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以真實生產項目、典型工作任務等為教學、實踐載體,引入企業及其生態企業的優秀師資與項目課題,構建“真刀實槍”的育人場景,培養“來即能戰”的畢業生。
近年來,廣工面向機器人、集成電路、軟件和新能源汽車等前沿技術,聯合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廣工新工科“人才培養特區”,創立粵港機器人聯合學院,打造“騰創班”“埃安班”“傳祺班”等15個特色班,形成了產教融合、跨學科多專業融合的人才培養“廣工模式”,培養了一批“厚基礎、強實踐、寬視野、勇擔當、多樣性”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2022年,學校還增設“智能建造”等微專業,培養交叉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
辦學65年來,廣工培養了40多萬名學子,其中超92%的畢業生留在廣東就業,80%以上奮戰在產業一線,為廣東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面向未來,廣東工業大學仍將砥礪前行,瞄準國家急需“高精尖缺”培養卓越人才,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時代新人!
關注“廣東工業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廣東工業大學最新本科招生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廣東工業大學官網/官微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