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假設是對課題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一種嘗試性的答案、設想,是一種試探性的意見。研究假設是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它反映了研究者對課題問題的認識和判斷,也是研究者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的依據。
在填寫課題申請書中的研究假設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研究假設應與研究問題、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相一致,不能脫離或偏離課題主題。
- 研究假設應具有可檢驗性,即能夠通過數據收集和分析來證實或否定。
- 研究假設應具有合理性,即能夠基于理論、文獻或實踐等方面的依據來提出。
- 研究假設應具有簡潔性,即能夠用清晰、準確和簡明的語言來表達。
由于受研究起點、研究性質、研究者自身的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研究假設有三種表述方式:描述性假設、解釋性假設和預測性假設。
- 描述性假設是對某一現象或變量的特征、狀態或分布進行描述或刻畫,如“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與數學成績呈正相關”。
- 解釋性假設是對某一現象或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或內在機制進行解釋或說明,如“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能夠提高數學思維水平”。
- 預測性假設是對某一現象或變量在未來發展趨勢或變化情況進行預測或推斷,如“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能夠促進數學興趣和自信心的形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