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復旦大學成立相輝研究院,宣布5至10年不考核,不設指標,不添壓力。因其創新性的考核方式與評價體系,在學界受到廣泛關注。
時至歲末,高校教師正在面臨著年度考核,對一些老師來說,教學工作的還能總結一二,但缺項目缺課題,科研成果寥寥,成為了他們年末工作總結的真實寫照。
“不敢想如果不考核科研業績該有多幸福。”有老師感嘆。
高校教師考核,科研是重頭戲
科研成果,有多重要?在很多高校的績效考核體系中,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工作,學校還規定了教師必須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若完不成目標,影響個人的績效考核外,還會影響整個學院的績效考核。
在東北某公辦大學關于教師科研工作考核辦法的相關規定中,高校教師在考核期滿時科研任務如果考核未合格,學校將扣除其考核期內崗位績效工資總額的20%。扣款從下一個考核期開始,逐月扣發,連扣三年。
此外在“非升即走”的聘用制度下,對一些高校教師來說,科研還意味著生存。
湖北某重點高校教授坦言,即使拼盡全力拿到一個項目,但是聘期一滿,全部又清零。“每天都很緊張,新的聘期內考核不合格,飯碗就沒了。”這名教授說,“這種年年考核、一個聘期后歸零、重新再考核的感覺,令人心累。”
麥可思曾開展過一項大學教師生存狀況的研究,數據顯示,88%的大學教師感到工作帶來中重度壓力,“科研或論文發表要求”(70%) 成為最主要的壓力來源。
民盟中央曾在《關于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師多元分類評價體系的提案》中提到,目前大多數高校對教師實行二至四年的短周期科研績效考核制度,部分高校甚至對教師實施一年一次的科研績效考核。
在現實中,許多科研項目需要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反復實驗,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然而,一些高校現行的科研考核體系,往往過于注重短期效益,給科研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官宣:改革考核制度!
事實上早在2016年,《教育部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就曾提到,統籌年度考核、聘期考核、晉升考核等各類考核形式,根據績效情況,可以減少、減免考核,適當延長考核評價周期。
此后減少考核頻率、延長考核周期等減負措施在多個文件中頻頻出現。
今年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規定》中就曾提到,對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的科研人員,立足其工作特點,探索完善考核方法,合理確定考核周期和頻次,促進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創造科研成果。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也提到,科學設置評價考核周期,減少考核頻次。
《廣東省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意見》中曾明確,教師科研評價周期原則上不少于3年;科研團隊考核評價周期原則上不少于5年。統籌年度考核、聘期考核、晉升考核等各類考核形式,根據績效情況,可以減少、減免考核,適當延長考核評價周期。共享考核評價結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評價。
那考核周期,到底要設置多久?復旦大學相輝研究院給出的答案是5~10年。
今年11月,復旦大學成立相輝研究院,并宣布為科研人才提供10年以上的長周期支持,5~10年不考核。在長周期內,開展1-2次階段性的學術總結,學術總結不考核具體的學術產出或成果發表。
據該研究院院長趙東元介紹道,研究院成立的初衷,是想給有潛力的科學家們創造自由探索、為科學而科學的寬松環境,讓他們能拋開功利去做純粹的科學。
分類管理,緩解科研壓力
此外,在高校教師考核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為了不同類型教師的科研壓力,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嘗試對教師進行分類管理,即在教師崗位聘用、職稱評審中將教師分為“教學為主型”“科研為主型”和“教學科研型”三大類,試圖避免教師被裹挾在科研的水火之中,努力為教師解綁減負。
在減少教學型教師職稱晉升時面臨的科研業績壓力方面,一些高校淡化甚至取消對科研成果的要求,轉而注重教師的教學成果和貢獻。這種分類管理的方式有助于教師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例如此前因“不寫一篇論文,評上副教授”火上熱搜的南京林業大學規定,學校時,教學專長型教師在課程和教材建設、學生創新創業獲獎情況以及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業績,在職稱評審時可以取代科研業績。
中國藥大人事處處長表示該校 面向堅守教學一線超過10年的副教授,學校特設“教學型特聘教授”崗位,3年為一個聘期,對期滿考核優秀者在職稱晉升時對科研業績不作硬性要求,單設指標,獨立評審。據了解學校已有6名教師入選教學型特聘教授,其中2人獲評教授。
……
誠然高校教師考核制度的改革是一項復雜的任務。減少考核頻次、延長考核周期等措施也并非適用于每一所高校。如何進一步優化考核方式,完善考核制度,從而更好地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需要各高校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嘗試和摸索。
主要參考文獻:
[1]高校教師“計件工”心態調查:本來十年磨一劍,結果圍著“計件”轉.半月談.2019年第6期
[2]姜晨、何潔、顏如玉. 職稱制度改革扭轉“弟子三千,不如論文一篇”現象— 沒有科研業績,多所高校教師照樣評教授 [N]. 南京日報, 2021-12-09.
[3]復旦大學成立相輝研究院,5至10年不考核、最大限度為人才松綁[N]. 新京報, 2023-11-08
[4]各高校網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