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11月30日下午,在山東中醫藥大學,一場鼓勵創新的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成立暨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啟動大會舉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山東中醫藥大學從全校遴選了43個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在未來的四年里,學校將投入近2000萬元,支持學校青年學者的發展。
團隊最高資助50萬,學者年齡都在40歲以下
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公布的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名單上,43個科創團隊,每個團隊都呈現著一種活力,根據學校的規定,此次申報青年科研創新團隊要求團隊成員不超40歲,43個青年創新團隊也幾乎涵蓋了學校的青年學術骨干,除了個別團隊召集人是教授外,其余多數是副教授或博士。
今年36歲的孫鵬作為入選的青年科創團隊代表走上出席臺發言。今年36歲的他也是一個創新團隊的召集人,2020年剛評上副教授的他是這個6人團隊中年齡最大的成員,團隊中最小的成員是一位“90后”,1992年出生的陳任捷從美國休斯敦大學畢業,是今年剛到學校的博士。“團隊是根據研究方向的情況大家自己組建的,6個成員雖然來自不同的院系,但在研究方向上有相似性,希望在我們的研究領域能有所突破。”孫鵬介紹。
“項目的實施就是要幫助青年科創團隊的成長與發展。”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李可建介紹,在43個團隊中,包括了36個創新團隊和7個探索團隊,在4年的支持期內,獲得支持最多的團隊可以獲得50萬元的支持。“自然科學項目和人文社科項目資助金額不一樣,但基本相當于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國家人文社科項目的支持力度。”李克建介紹,在整個項目中,學校的投入差不多有2000萬元。
關注中醫藥傳承創新,曾投入5000萬重點支持19個團隊
“43個青年科研創新團隊,代表了目前學校青年科研人才科學研究的實力和水平,體現出學校學科建設的優勢和特色,肩負著將學校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工作推向新高度的歷史使命。”在啟動儀式上,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武繼彪介紹。
據了解,此次遴選的團隊覆蓋了學校的各個學院,也承載著學校對于推動科研創新的期待。“近幾年來,學校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的力度一直非常大,此次遴選青年科研創新團隊是最新的一個行動。”李可建介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2018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就曾重點支持學校一批科研創新團隊,學校拿出5000萬元對19個具有一定優勢的科研創新團隊給予重點支持。“那次支持的項目主要是密切結合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需求,結合學校在中醫藥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學科布局,對重點項目進行的支持。幾年來,成效還是非常地明顯。”李可健介紹,在2018年、2019年,山東中醫藥大學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成果也都是來自學校重點支持的團隊。
實際上,在此次獲得支持的43個青年科創團隊中,有28個團隊的研究方向也都是從之前的19個團隊中分化出來的。“這也說明之前對科技創新團隊的支持,無論是在科技創新還是青年學者的培養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李克建介紹,其實此次通過遴選的青年科創團隊范圍更廣,研究方向也更多樣化,學校希望通過此次青年科創團隊的成立,一方面能促進學校的科研能有更多的方向分化,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各個團隊的組建,更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引進后的學科帶動作用,幫助年輕人更快的成長。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