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介紹過#企業內部如何做低代碼的運營推廣(?點擊回顧精彩),感興趣的可以結合之前的文章進行了解。
結合本人這幾年的低代碼落地推廣經驗,不論是由得帆主導的低代碼平臺運營推廣,還是由客戶自身主導進行推廣,低代碼平臺的場景選擇尤為重要。
尤其是低代碼平臺前期的推廣階段,一般不建議由客戶方直接主導相對復雜場景的落地實施。
核心原因在于:客戶方完全掌握低代碼平臺的能力,具備復雜場景落地的經驗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積累。復雜場景不單單考驗平臺的能力,同樣在挑戰項目管理、業務協同、解決方案等綜合能力。
關于低代碼如何落地復雜場景應用,這塊內容,我們下次再做介紹。
經過這幾年低代碼的發展,客戶基本認可了低代碼的使用場景,大致按照對于技術的依賴度,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1.協同辦公場景:企業圍繞人有大量場景化的IT業務需求,低代碼相比較OA產品更加靈活、輕量化,卻具備獨立的應用擴展能力。所有專業系統外的需求可使用低代碼裝進去,構建內部應用中心。
2.數據填報收集:業務是隨機的、不確定的、經常變化的。通過低代碼快速響應實現。例如員工評價、客戶留資、防疫統計等。
3.跨系統流程:流程管理中落實到具體的4級流程存在大量的表單和審批場景,傳統BPM方式的對于開發和技術依賴較重,低代碼可以降低對技術的依賴,把業務交還給業務部門。
4.現場管理業務:響應數字化轉型,目前大量的線下業務、紙質化場景均依賴人工經驗,通過低代碼快速將業務線上化、數字化。例如制造現場、物流現場、園區管理等。
5.管理場景應用:圍繞企業內部運營管控構建的管理應用,常見于HR、IT、財務等領域,例如HR共享服務、IT項目管理(研發&交付)、財務預算費用類的應用偏多。
6.核心系統定制:解決ERP、PLM、MES等成熟套裝軟件外圍業務精細化問題,引入低代碼將套裝軟件模塊化解耦和集成(去ERP化)。
–上述場景對于技術人員的依賴度逐步遞增,雖然這些場景低代碼都可以去做落地,但是在推廣階段,一上來就去做核心系統定制的挑戰和難度會非常大,也很難體現出低代碼平臺在賦能業務人員構建業務系統的能力,稍有不慎,容易起反作用。
結合百度、比亞迪等客戶低代碼平臺的推廣經驗,我們建議低代碼在推廣過程中,選擇輕量化的場景開始。
具體可以參考下8點:其中1和2為建議項,3-8項滿足4項即可選擇低代碼平臺進行落地。
1.業務領域:優先考慮:HR、IT、行政、采購等領域;次選考慮:研發、營銷、生產、物流、服務等領域,例如:質量管理、合同管理、審計管理等。
2.需求類型:優先考慮:尚未被數字化應用覆蓋的場景、創新業務場景、敏態(多變化)需求場景。
3.用戶類型:面向內部用戶、或確定范圍的外部用戶(例如:合作伙伴),非to C應用場景。
4.需求歸口:需求歸口部門/角色清晰(不超過3個決策部門),能夠快速決策需求并接受動態調整。
5.開發人數:關鍵的系統配置、開發人數不超過5人,3人以內為最佳。
6.定制代價:如采用定制開發方式,評估人天不超過500人天的,300人天以內為最佳。
7.交互形式:相對標準的IT系統交互體驗,非WCM或展示類應用的交互方式。
8.業務主導:ITBP/BA等IT團隊中的業務接口人主導且愿意上手配置系統、業務部門骨干深度參與且愿意上手配置系統。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