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南麗江)5月25日,“2024年山西文物系統科技活動周”在山西考古博物館正式啟幕。山西省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白雪冰出席并講話。省直有關部門領導、省直文博單位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省級文物科研基地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根據國務院批復,每年5月第三周為“科技活動周”,由科技部會同中宣部、中國科協等19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科技活動周組委會同期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實施。今年主題是“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激發科學興趣,鼓勵探索熱情。從5月25日到6月1日,將在全省文博系統科普單位范圍內開展涵蓋學術報告、公眾講座、專題展覽、社教活動、科普直播、科普講解等30余場系列主題活動,系統展示近年來取得的文物科技創新成果。
啟動儀式上,白雪冰指出,“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做優文物科技創新平臺,著力加強文物領域科技攻關,集聚文物科技創新人才,持續完善文物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拓展文物領域科技合作,以文物科技創新支撐引領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文物科技工作的新的更大貢獻!”
文物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實證,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文物工作事關傳承文脈、繁榮文化、興盛文明。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從考古發掘到本體保護、從價值闡釋到展示傳播,文物工作與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日益凸顯。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劉巖,作為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代表發言。他表示,該科研基地的建立,必將為文物考古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將努力發揮自身功能,加強考古能力建設,為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山西考古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和進一步探索山西在中華五千年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提供科學技術支撐,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貢獻山西力量。
啟動儀式結束后,在山西考古博物館里仁學堂舉辦了首屆山西省文物科研課題成果交流匯報會。大同市新榮區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晉城博物館、云岡研究院、晉祠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分別進行了交流匯報。
在此次全國科技活動周中,山西考古博物館準備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如“識骨尋蹤”考古中的人類骨骼,由實驗室科研人員帶領公眾參觀并介紹人類骨骼考古實驗室,講授人類骨骼不同類型骨骼的特點,在考古工作中如何進行人類骨骼性別、年齡、基礎病理的鑒定等,最后公眾將進行初步辨認人類骨骼部位及功能等;“科技考古實驗室直播”中,科研人員以植物考古、動物考古、體質人類學為例,通過講解、演示等形式講述科普科技考古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從骨骼認識動物”活動,實驗室科研人員帶領公眾參觀并介紹動物考古實驗室,講授動物考古的研究內容及工作方法,在考古工作中如何進行動物骨骼鑒定,最后公眾將進行辨認動物骨骼和拼對動物骨架等活動;“顯微鏡中的植物考古”活動,實驗室科研人員帶領公眾參觀并介紹植物考古實驗室,講授如何從考古遺址中獲取植物遺存以及如何使用顯微鏡進行植物種子鑒定分析,最后公眾將進行體驗顯微鏡觀察、鑒定、分類植物種子等。“六一兒童節”當天,山西考古博物館還將邀請《見龍在田——山西出土龍文物展》策展人為公眾現場講解展覽,講述考古出土龍文物的世界,聆聽文物里的故事。同時邀請小朋友們參加“桑葉正肥蠶食飽新石器石雕蠶蛹”和“五毒小肚兜DIY”兩項活動,體驗古代人民養蠶繅絲,深入了解端午的文化。
此外,從5月25日到6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館西門每天還有科技活動周主題宣講。該館志愿者作為博物館的講解主力,將在活動周過程中為公眾講解文廟及博物館展覽,充分發揮山西考古博物館科普基地的作用。
鏈新聞
山西師范大學面向社會開放科普基地、重點實驗室
山西晚報訊(記者 梁成虎)5月26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山西師范大學校團委了解到:5月25日至6月1日為該校的科技活動周,該校面向社會免費開放野生動物資源科普基地等科普基地、重點實驗室。大家可以走進這些地方,參觀實驗室及各類科研設備,并與科學家近距離交流。
科技活動周舉行期間,山西師范大學科普基地、重點實驗室等場地對社會免費開放,其中包括:磁性分子與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植物大分子逆境響應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師范大學野生動物資源科普基地、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地理科學學院實驗中心、食品工藝實驗室。公眾參觀實驗室,采用預約方式,由講解員帶領參觀并進行內容展示。
各對外開放實驗室分別安排了豐富的展示內容,方便公眾參觀。山西師范大學野生動物資源科普基地,已有60多年歷史,經過數代動物學前輩的積累,目前收藏各類野生動物標本5000余號,涵蓋了動物界九大門類,包括部分珍稀動物標本。近年來在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的資助下,基地團隊成員積極補充采集新鮮標本,并加大了標本數字化建設的力度,為教學、科研和科普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實驗室開放日,該實驗室展示內容包括:動物標本展示(鳥類、哺乳、爬行和昆蟲等標本展);“微觀世界”(體式顯微鏡下生活跳蟲);手工DIY“琥珀”等展示內容。
(責編:褚嘉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