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柞水縣找準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的結合點,全面推行“六化”機制,不斷釋放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活力,切實提高全縣基層治理水平。
“網格化”管理
實現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結合各村(社區)居住地域分布現狀,按照“相對集中、分區分級、精準管理”原則,以居住院落為中心,嚴格劃分網格區域,形成以村(社區)黨支部為核心,村(居)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片區為線條的新型垂直管理模式,打造片區內所有事務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實現小事不出片區、急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鎮辦的管理目標。
“專業化”隊伍
實現基層治理強筋壯骨
從黨員、退休干部、退役軍人、社區民警、物業人員、致富能人、村(社區)干部、村(居)民代表中選聘片長(網格員),并對聘任片長(網格員)開展相關業務知識培訓,指導參與轄區內的山、水、林、田、路日常巡查,積極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森林防火巡邏監督、防汛防滑應急搶險等工作任務。同時,統一向全縣1876名片長(網格員)發放工資和通訊費,激發片長(網格員)工作積極性。
“層級化”組織
實現基層治理基礎堅實
加強黨組織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將黨的組織有效嵌入到各類治理主體,健全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村(居)民小組黨支部、片區(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織密建強城鄉基層黨組織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綜合體,把黨的組織鏈條延伸到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聯動化”響應
實現基層治理凝心聚力
將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職工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納入基層治理體系,落實“雙報到”機制,推動各方力量帶頭履行黨建組織員、政策宣傳員、民意收集員、鄰里服務員、矛盾調解員職責,帶頭亮身份比擔當作為、亮職責比工作實績、亮服務比為民情懷,帶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凝聚強大工作合力。
“精細化”服務
實現基層治理春風化雨
依托鎮(街道)、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精細設置服務窗口,推動合療代繳、養老保險代認證、困難救助代申報等便民服務事項向村(社區)下沉。統一村(社區)基礎服務事項操作流程和標準,建立群眾反映問題“收集、辦理、反饋”服務機制,通過設置意見箱、開通服務熱線、網上提報等方式,加快工作“流程再造”,提升便民化水平和群眾滿意度。
“智慧化”應用
實現基層治理聚智賦能
投入900余萬元,在全縣建成90余個“網格化” 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各片區長通過手機視聯網App,便可實時參與政策宣傳、防汛救災、返貧監測、矛盾調處、治安聯防、護林防火、風險防控、秦嶺保護等“八大領域”工作,縮減了層層安排、逐級反饋的繁瑣流程,打造在線指揮調度、數據實時分析、科學快速處置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來源:柞水縣委組織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