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的發展與新冠疫情后對于線上化需求的增多,越來越多的醫療與醫藥企業開始走上數字化轉型之路。尤其對于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來說,目前基本處于啟動階段,多聚焦于醫療機構內的管理與服務,致力提升服務質量、體驗和效率。未來會逐步向院外、上下游等更大的范圍擴展,實現整個行業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加完善的智慧健康管理生態。
但是,目前不管是從基礎設施的建設到后期的管理,還是從創新業務的上線到中長尾場景的無紙化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面臨挑戰。具體來看,大部分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基礎已經初步成型,但其標準不統一,各個部門間難以共通數據;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數量遠遠多于技術人員的數量,數字化專業人才缺乏,數字化轉型能力不足;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導致每個科室都有各自的業務及需求,難以采用統一的標準和系統。
而低代碼技術的出現能夠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低代碼應用搭建平臺面向醫務人員、具備較低的開發門檻和便捷的數據打通方式,更加適合于當前階段的醫療機構數字化轉型。從應用場景來看,低代碼更多應用于中長尾場景的數字化應用,如項目管理、人事管理、公文管理、資源配置等智慧管理場景,而醫療智能服務平臺等創新業務場景與數據打通等集成類場景也可以使用低代碼平臺構建。
新冠疫情以來,低代碼技術對醫療領域的貢獻逐漸凸顯。從疫情最初顯現,到突然的大爆發,許多個體醫療的系統需要不停做出改變,不停更新、部署新的功能,不僅是在資金方面還是在更新技術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來看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這段時間內,低代碼解決方案在加速應用的測試和發布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低代碼平臺采用可視化開發方式,用戶通過低代碼平臺提供的可復用組件、內置的模版和拖拽功能,能夠加速開發。這些可視化元素通過簡單的拖放功能即可在開發過程中使用。用戶可以非常直觀地為醫療數據管理、EHR、員工數據管理、員工考勤管理、招聘和其他業務流程管理開發應用程序。大大降低對業務人員編程語言掌握能力及開發環境的要求,使醫療機構的IT部門在相同的資源下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低代碼平臺還可以整合多個平臺的數據,實現各數據源之間的互操性,以便在醫療保健程序、第三方應用、EHR 等系統之間共享數據,增加了數據實用性,使用戶能夠在一個平臺調用多個不同數據源的數據。
在此基礎上,低代碼平臺可以幫助醫療機構構建數據分析和報表生成系統,比如急救中心的急救大屏、院長駕駛艙、醫院智慧管理系統應用等。這些系統可以實現醫療數據的自動化整理、分析和展示,幫助醫療機構發現潛在問題和優化醫療服務。當醫療衛生系統有大量數據需要上報國家標準系統時,以往需要大量人工操作,通過低代碼開發平臺,可以減少大量原本需要人工進行的數據分析、展示工作。總結來說,醫療機構場景中通用的、標準化程度高的應用都適合用低代碼平臺來實現。
業務流程和數據的需求從穩定到多變,對醫院信息化帶來了巨大挑戰。想要更好地實現用數字化驅動業務變革,必須要依賴醫院的信息部門和主導業務部門。低代碼平臺顛覆性的開發模式,賦予了信息部門更強大的開發能力,也讓業務部門更深入地參與到數字化過程中,能幫助醫院更好地實現數字化轉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