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新入圍中國百強的軟件業企業,獎勵200萬元;遴選軟件領域優秀解決方案,按項目合同金額的10%給予獎勵……記者昨從市經信局獲悉,我市出臺《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十條政策》,以資金獎勵、要素保障等多種方式,優化產業生態,著力提升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和服務支撐能力。
當下,軟件賦能各個領域,不管是將軟件“嫁接”餐飲、娛樂等行業,帶來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新業態,還是將軟件“植入”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政務等便捷生活新模式,都在深刻變革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近年來,我市相繼引進DXC Technology、航天云網、天心天思等一批國際國內知名軟件業企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長足發展。2021年,全市規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58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7億元,同比增長23.2%。
但不可否認的是,產業規模偏小、產品水平偏低、產業人才偏少,依然是溫州軟件產業的短板。為此,我市制定“十條政策”,從市場主體培育、加大創新投入、提升品牌、開拓市場以及生產要素保障等五大方面給予鼓勵和支持。
在市場主體培育方面,支持項目招引,對新引進或新設立的軟件業企業,根據企業類型、銷售額規模分別給予獎勵,其中“世界500強”“中國百強”中的軟件業企業且符合一定條件,按其銷售額給予不超過15%的獎勵,最高獎勵1500萬元。對首次上規的軟件業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對新入圍中國百強的,給予200萬元獎勵。
在創新投入方面,鼓勵企業自主研發,研發投入超過200萬元且占銷售額比重超過6%的軟件業企業,在現行企業研發費用補助政策基礎上,再按研發費用的10%給予獎勵,最高獎勵200萬元。
在品牌提升方面,作為第一起草單位制定軟件行業國際標準的獎勵100萬元,制定國家標準的獎勵50萬元,制定行業標準的獎勵10萬元,制定“浙江制造”標準的獎勵30萬元。獲標準創新貢獻獎的,給予獎勵;承擔各類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的,也給予獎勵。同時,對省級重點領域首版次軟件產品、省級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國家級信創產品目錄、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信息消費試點示范項目、信息消費體驗中心等予以獎勵。
在生產要素保障方面,重點在鹿城、龍灣、甌海三區和樂清、瑞安兩市布局軟件產業園,對認定的市級數字經濟產業園給予獎勵,保障其拓展用地,并加強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對園區內的軟件業企業給予租金補貼。
據悉,該政策自今年3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本文來自【溫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