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成長企業來說,“成長的關鍵不是經濟環境,也不是市場條件,而是企業自身的管理條件”,從單純的業務流程升級為管理流程是提升企業水平的重要一步。管理流程的制定水平成為影響成長型企業生存的關鍵要素。好的管理在于好的流程,好的流程在于好的執行。
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由企業一把手管理全部業務的局面難以為繼,然而由于缺乏組織上的準備,沒有系統的計劃及在關鍵崗位上培養對象,管理團隊薄弱,業務流程模糊,領導人長期事必躬親,其他員工難以分擔職責,嚴重影響企業發展后勁。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企業發展靠兩條腿,一是經營,二是管理。不同階段的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比重是不一樣的。初創企業經營是第一位的,首先要做生意,管理可以先不重視。因為管理是一個打基礎的工作,是怕丟失什么的一個命題。初創企業,本來什么都沒有,也不怕丟什么,那么主要是生存問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企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因為已經是有產階級了,有了一定的營業規模和資源,首先考慮的是,先把目前的經營業績保住,因為一旦出問題,第一,談不上發展,第二,出任何的小問題,企業可能就經受不起,尤其是成長中的企業。所以說,初創企業重經營,成長型企業重管理。
管理有五個載體:
第一是理念。要想管理,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管理理念。管理應該建立在嚴格的制度之上,沒有制度,空談管理,是不可能的。所以管理理念是管理的出發點。
第二是結構。采取什么樣的管理結構、管理的架構,決定了管理的內容和管理的效果。
第三是工作流程。流程制度好比法律,可以起到強制性的作用。
第四是管理的手段,是人為?還是信息化?
第五是人。人是最復雜的因素,因為人既是管理的操縱者又是被管理的對象,比較復雜,從這五個問題入手抓管理,就抓住了管理的鑰匙。
從單純的業務流程升級為管理流程是提升企業水平的重要一步。管理流程的制定水平成為影響成長型企業生存的又一關鍵要素。
好的流程在于好的執行
在成長型企業傳統的業務處理過程中,經過定義的工作流程(通常是一些規章制度)是否能夠按照預定的業務規則良好的執行,取決于參與流程的人的自覺性以及領導管理的尺度,也就是說人是流程執行中最善變的因素,這就決定了在業務執行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造成業務流程與預先規定的不一樣。領導人在其中起著重要的表率作用。當然對于執行流程過程中的一些客觀因素(如參與流程的某一人員外出)造成業務流程在特定的環節脫節,也會影響企業的工作效率。
對于很多成長型企業主來講,在度過企業成長之初的危險期后,由于業務出身,很多時間依然用在處理具體業務上面,一不放心,二不習慣。領導人的很多精力淹沒在日常工作中,協調、協調再協調取代了應該的管理工作。
讓日常的基本業務交給規范的工作流處理,通過授權機制,解放自己的頭腦,騰出時間思考企業的發展,處理危機,抓住商機,定期改進原有的工作流應是成長型企業主要關注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